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美國的性與暴力(2)

美國的性與暴力(2
白人主人對女黑人奴隸進行性虐待不會被人責備,但是白人男性卻不能與黑人女性結婚,因為黑人奴隸是「財產」、是「東西」,人豈能和「東西」結婚?這種觀念在奴隸解放之後仍舊存在於美國社會。當時的美國,一個人的血液裡即使含有一滴的黑人血液,皮膚再怎麼白,也會被視為黑人而飽受歧視。這叫做「one-drop rule」。
白人男性對黑人男性與白人女性發生性關係,極為警戒。若發現有這麼大膽的黑人男性,白人男性往往會對其採取「私刑」(lynch)。一旦謠傳某白人女性被黑人男性糾纏上,周遭的白人男性往往陷入歇斯底里狀態,然後對那位黑人男性採取「私刑」,甚至還切除那位黑人男性的生殖器。
為何白人男性對黑人男性與白人女性發生性關係,如此敏感?因為白人認為黑人是野蠻民族,而瞧不起黑人;但是另一方面,又覺得黑人男性比白人男性還要「野性」,如果白人女性與黑人男性發生性關係,嘗到黑人男性的「野性」滋味後,很可能對白人男性再也沒有興趣。這讓白人男性感覺惶恐不安。因此白人男性一方面瞧不起黑人,另一方面,又對黑人有「性」的自卑感。
白人男性的這個噩夢在黑人拳擊手Johnson1878-1946)時達到頂點。到20世紀中期為止,美國的許多運動都不讓白人與黑人比賽,只有拳擊例外,只要那位黑人拳擊手有票房。Johnson陸續擊敗多位白人拳擊手,1908年,榮獲重量級世界拳王。但是Johnson榮獲拳王後,或許信心倍增,時常攜帶白人女性出入公共場所。這在當時的美國是不被允的行為。對白人男性而言,Johnson不但在拳擊上打敗白人拳擊手,而且還染指白人女性,讓他們的噩夢成為現實,這是無法容忍的事。但是他們卻找不到可以擊敗Johnson的白人拳擊手。於是,他們就尋求卑劣的報復手段。他們找到的道具是1910年制定的「Mann Act」,這條法律禁止女性以賣春為目的越過州境。雖然Johnson攜帶白人女性出入公共場所,是在這條法律制定之前,Johnson仍然被判有罪。
白人男性很擔心黑白人混血會影響優秀的白人地位,這個擔心與達爾文(1809-1882)的進化論有關。既然「適者生存」的原理存在於生物界,當然也可套用於人的社會。19世紀後半,大量的貧窮移民湧入美國,而且這些貧窮移民缺乏避孕知識,孩子不斷生,生活也越來越貧窮。白人看到這個情形,覺得白人在人口數量上的優勢遲早會被推翻。讓貧窮移民人口不再增加的方法就是普及避孕知識。這時有一位女性挺身面對限制生育問題,她就是Sanger1883-1966)。Sanger為紐約的貧窮移民從事福祉活動,她很痛心女貧窮移民因為缺乏避孕知識而不斷生孩子的現象。在Sanger的努力奔走下,美國於1936年訂定限制生育法。
在控制人口增加的的方法上,墮胎和限制生育有同樣的效果。但是當時美國禁止墮胎。因為白人對白人中產階級出生率的鈍化有危機意識,如果不禁止墮胎,白人中產階級的出生率恐怕會更加鈍化。而限制生育則可以讓貧窮移民人口不再增加,使白人在人口數量上的優勢能夠持續。換言之,禁止墮胎和限制生育都有助於白人在人口數量上的優勢能夠持續。
女性小說家夏洛特.吉爾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1860-1935)在其著作「女性與經濟」中,以進化論和優生學為依據,認為要發展文明社會,不能缺少有能力的女性。因為既然下一代是由男女性共同生育和養育出來的,如果女性的能力退化,男性再怎麼優秀,下一代也很難進步。可是現實上,美國的女性卻被迫關在家裡做家事。因此為了下一代能夠更優秀,不應該將女性關在家裡,而應該讓女性走出家庭,在社會上尋找自我實現的機會。吉爾曼這樣的主張可說是解放女性的思想。
1920年代開始,佛洛伊德的理論在美國普及,在此影響下,出現被稱為「flapper」不願被嚴格性道德束縛的女性。究竟有多少美國人了解佛洛伊德的著作「夢的解析」,不得而知。但是佛洛伊德的理論在美國普及,顯示性的問題已經不屬於道德的領域,而是科學探討的對象。因為佛洛伊德嘗試以性慾來解剖人的精神病理,根據佛洛伊德的理論,人應該擺脫性壓抑,這讓人思考嚴格性道德的存在價值。「性」躲到科學的「傘」下之後,性解放就堂堂登場。
金賽(Kinsey1894-1956)的「金賽報告」衝擊了美國社會。他調查了1萬多位大學生的性行動,於1948年出版「男性的性行動」,又於1953年出版「女性的性行動」。這些書成為當時的暢銷書。根據他的分析,美國的成年男性有9成有自慰行為,成年女性有5成有自慰行為。婚前性行為也大概是這個比率。而且男性有3分之1女性超過6分之1,有同性戀經驗。經常有同性戀行為的美國人佔人口1成。「金賽報告」充分暴露了嚴格性道德是如何偽善。
女性作家貝蒂·傅瑞丹Betty Friedan 1921- 2006)的著作「女性的奧秘」成為女性解放運動的起爆劑。在這本書裡,傅瑞丹認為理想女性的賢慧形象是男性硬加在女性身上的,並且懷疑這樣的理想女性是否能夠真正幸福。傅瑞丹的看法獲得許多女性的共鳴。
經過性革命,美國人有3種性意識立場,第一個是禁慾主義的立場,第二個是性解放的立場,第三個是女權主義的立場。三者立場交錯,例如在限制色情出版物上,禁慾主義與女權主義贊成,性解放反對。在同性戀問題上,性解放與女權主義贊成,禁慾主義反對。在憲法是否應該明訂男女同權上,女權主義贊成,禁慾主義與性解放則態度消極。
從殖民地時代開始,暴力就是解決紛爭的手段。例如17世紀時的清教徒時常以神之名將殺害印地安人正當化。清教徒認為開拓新大陸,建設樂園,是神賦予自己的使命。一開始清教徒和印地安人的關係良好,但是印地安人認為土地是大家共有的東西,沒有土地私有的觀念,而清教徒卻要將土地私有時,雙方便逐漸對立起來。這時候,清教徒認為印地安人是神為了要考驗清教徒的信仰是否堅定而故意安排的障礙物。因此除去印地安人,才會讓神喜悅。1637年,清教徒襲擊皮克特族的村落,將400多位印地安人,包括女人和小孩,全部殺害。
美國獨立後,雖然已經沒有必要訴諸暴力,但是暴力仍然是解決紛爭的手段。南北戰爭時,美國人互相殺戮,總共喪失了62萬條生命。而且對印地安人的武力鎮壓仍然繼續進行,直到19世紀後半。本來人口比白人多的印地安人,人口因而大幅減少。
1803年,美國向法國買下路易斯安那。從此,美國人便正式開拓西方。但是在新開拓地往往沒有警察。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讓人們遵守法律。因此當時出現了300多個自衛團。自衛團的出現,使得武器普及在民間。1791年訂定的美國憲法修正條款第二條規定「為了維持自由州的治安,必須有民兵組織,人人擁有攜帶武器的權利,此權利不得受到侵犯。」
(待續)
理州上  201212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