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創造中國共產黨的人(1)

創造中國共產黨的人(1
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誕生。當初是13位年輕菁英在上海聚會。這次聚會後來被稱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13位年輕菁英之中,有4位曾經到或正在日本留學。他們是法政大學畢業的董必武(18861975),正在東京第一高等學校讀書的李達(18901966),正在鹿兒島第七高等學校讀書的周佛海18971948,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的李漢俊18901927。其他9人是正在北京大學讀書的張國燾(18971979),劉仁靜19021987、包惠僧18941979),,北京大學畢業的陳公博18921946,濟南的高中生王盡美18981925、鄧恩明(1901-1931),高等師範學校畢業的毛澤東(18931976)、何叔衡18761935、陳潭秋18961943
李漢俊在日本留學14年之後,於28歲時回國。但是當他抵達上海時,被眼前的光景嚇一跳。人糞交雜,有人光著身體在陽光下抓蝨子,有人在骯髒的棉被裡呻吟。簡直是一幅地獄畫。他在日本看慣了清潔整齊的城市,以及有禮貌的人民。他感受到巨大的文化衝擊。他在日本時,本來想好今後中國的社會改革,現在卻覺悟到這個社會改革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年後,19217月,他提供自宅舉行聚會。來了13人,平均年齡27.8歲。他們幾乎都是第一次見面,開了6天會,決定將他們的組織取名為「中國共產黨」。
1904年,李漢俊到日本留學時只有14歲。當時李漢俊的哥哥李書城18821965)已經在日本留學。李書城因為心儀孫文,因此中國同盟會創立時,他也曾出力幫忙。李漢俊到日本之後,首先進入曉星中學,住學校宿舍。由於李漢俊與日本人學生一起生活了5年,因此非常熟悉日本的風俗習慣。他的日語說得非常流暢,連日本人都吃驚。他可以說是中國語和日語的「雙聲帶」。1915年,李漢俊考上東京帝國大學。
1902年,日本有500名中國留學生,李漢俊到日本留學時的1904年,增加到1300名。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加上這年中國廢除科舉制度,因此中國興起空前絕後留學日本的熱潮。到日本留學的留學生達到8000名。
李漢俊在東京帝國大學時的成績並不好,因為他當時的注意力擺在課業以外的事。李漢俊大學2年級時,俄國爆發革命。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成立蘇維埃政權,向世界宣布「社會主義」革命成功了。
日本於1890年代,「社會主義」首次傳入,可是1910年,社會主義者們策劃暗殺明治天皇失敗,被逮捕,幸德秋水等12位社會主義者被處死。之後,「社會主義」思想在日本就暫時消聲匿跡。而俄國爆發革命後,「社會主義」思想在日本又再度復活。許多中國留學生感染到日本這股風潮,也對社會主義發生濃厚的興趣,包括李漢俊在內。
1917年,19歲的周恩來也到日本留學。他進入東京的東亞高等預備學校讀日語。後來由於缺乏學費,周恩來於1919年回中國,然後前往法國參加「勤工儉學」活動,也就是一邊打工,一邊讀書。他在法國參加了留學生的共產黨細胞組織。
當時有一位留學生郁輔祥認識蔣介石,郁輔祥後來回憶道︰「據蔣介石說,他是北洋練兵處派他到振武學校留學。蔣介石的科學頭腦很差,數理方面非常弱,他時常拿教科書請同學教他。」
1913年,23歲的李達參加湖南省留日官費考試及格。可是到日本之後,得了肺結核,只好暫時回鄉療養。康復後,1917年,第二次到日本。他在日本非常用功,每天讀十多個小時書,考上第一高等學校。後來他認為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救國的思想,開始大量閱讀日本有關馬克思主義的書籍。1920年,李達回國,認識陳獨秀(18791942)。
1917年,周佛海到日本留學。周佛海於1918年,考上九州鹿兒島第七高等學校造士館。他為什麼不選東京的學校,而選鹿兒島的學校呢?原因或許與西鄉隆盛(18281877)有關,因為西鄉隆盛是九州人。事實上,一直到最近,中國人到東京觀光,第一個前往的地點是上野公園的西鄉隆盛銅像。因為明治維新的大功臣西鄉隆盛是中國邁向新時代的理想典範,他是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在中國,最先稱讚西鄉隆盛的是梁啟超。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中大力稱讚西鄉隆盛和他的老師吉田松陰,認為沒有這2個人,不可能有明治維新。
孫文、康有為與梁啟超三人都出身於廣東。廣東人的性格是「敢想、敢說、敢做」。廣東在清末民初時,出現許多革命家,因此被稱為「革命的策源地」。
另一方面,熱心援助孫文的日本人頭山滿、宮崎滔天、內田良平等人大多是九州人。可見九州人與廣東人的性格有相通之處。
黃興18741916),被稱為「中國的西鄉隆盛」。他於1902年到日本留學。後來由於宮崎滔天的介紹,認識孫文,2人意氣投合,創立「中國同盟會」。黃興在讀早稻田大學的時候,就發行「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他在「中國同盟會」中的地位僅次於孫文。黃興很心儀西鄉隆盛,曾經於1909年,在宮崎滔天的帶領下,參拜西鄉隆盛的墳墓。可惜黃興於1916年因胃潰瘍去世,享年才42歲。
陳獨秀很欣賞日本,曾經5次到日本。與其說是到日本留學,倒不如說是到日本吸收最新的資訊與知識。
1915年,陳獨秀回到上海,創辦「青年雜誌」,1916年,改名「新青年」。剛開始時,「新青年」不太受人注意,可是「新青年」的內容越來越尖銳,批判儒家思想、家父長制,主張男女同權與一夫一妻制,之後,「新青年」的發行量就越來越增加。「新青年」成為全國知名的雜誌。1917年,陳獨秀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聘,擔任北京大學文學系系主任。「新青年」的編輯部因而遷往北京。
這年,「新青年」登載胡適的文章「文學改良芻議」。1918年,「新青年」登載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造成很大影響。
1920年,42歲的陳獨秀應廣東軍政府之聘,擔任教育委員會委員長。他到廣東的真正目的是要在廣東成立共產黨組織。
陳獨秀抵達廣東後,就與陳公博、譚平山、譚植棠三人準備組織共產黨。但是廣東有各種思想,尤其是無政府主義非常風行。在廣東組織共產黨,首先必須與無政府主義切割。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有何不同?
1920年,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談政治」,批判無政府主義,接著,李達和周佛海也陸續批判無政府主義。
1920年,陳獨秀、李漢俊、愈秀松、施存統、陳公培5人在北京陳獨秀家聚會,決定成立共產黨的細胞組織。當時大家對應該取名「共產黨」還是「社會黨」猶豫不決,最後李大釗(18891927)提議「中國共產黨」而決定。1921年,改名為「中國共產黨北京分部」。長沙的細胞組織於1920年成立,發起人是毛澤東、何叔衡。毛澤東於1920年訪問陳獨秀,從陳獨秀那兒獲得很多關於社會主義的知識。後來,毛澤東對美國記者斯諾(Snow 1905-1972)說︰「那時陳獨秀的主張深深影響我的信念。
(待續)
理州上  20131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