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歷史探微7

(愛姊王)

西方歷史上有一位亂倫的國王,他就是統治埃及,被戲稱為「愛姊

王」的Ptolemaios二世(在位西元前283-西元前246)。他取了自

己的親姊姊Arsinoe二世(西元前310-西元前270)。不過,這位

「愛姊王」努力開發埃及的國土,讓埃及的農業生產量達到空前的水

準。然而他的主要目的是要增加王家的財富。因此他嚴格統制經濟,

讓國家獨佔貿易、金融與農產物加工。

Ptolemaios二世一項偉大的貢獻是完成了古代最卓越的學士院,稱為

mouseion」,現在的博物館的英文「museum」就是從「mouseion

演變而來。Ptolemaios二世聚集了一流的學者到學士院,讓他們不

愁吃穿,專心研究學術。他又不惜重金,為學士院的圖書館添購數十

萬卷的書籍。歷任的圖書館館長都是在文學、文獻學、語言學領域的

最高碩學。Ptolemaios二世統治下的亞歷山卓還有天文台、解剖研究

所、動物園。亞歷山卓港口有一座大燈塔,可以射出很強烈的光,是

世界七大不可思議之一。

在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卓是學術的中心。這裡出現幾何學者歐幾里得、物理學者阿基米德、主張太陽是中心,地球自轉的Aristarchos、正

確測量出地球大小的Eratosthenes(西元前284-西元前192)、醫學

之祖Hippokrates、解剖學者Herophilos。這些學者都是西元前3

紀的人,他們在亞歷山卓研究學術或開設學校。

(五賢帝時代的結束)

涅爾瓦(Nerva 30-98)之後的各皇帝都沒有孩子 ,所以只好在羅馬

人當中,挑選一位最有德的人當接班人,這就是五賢帝出現的原因。

有此一說。可是最後一位五賢帝MarcusAurelius(西元前121-西

元前80)「很不幸」有一個兒子Commodus(西元前161-西元前

12),而且是個不肖子,他被稱為「沒有心,只有肉體的人」。

Commodusru即位之後,羅馬帝國就開始衰退了。

(免費穀物與觀賞競技)

五賢帝之一的Trajanus53-117)曾說:「羅馬的民眾可以用『供

給穀物』與『觀賞競技』掌握。」當時的諷刺詩人Juvenalis50-

130)也說:「市民已經很久不關心政治問題,現在他們只關心麵

包與競技。」這裡所謂的「麵包」是指穀物。從Grachus(西元前

153-西元前121)的時代開始,就有法律規定必須以市場價格以下或

免費提供穀物。這是共和政末期收攬人心的政策。國家以免費提供穀

物是西元前58年的護民官Clodius(西元前93-西元前52)開始的。

有多少人獲得免費穀物呢︖大概有20萬人。這個數目是羅馬成年男

子的數目。因此假定一家有三人,就有將近60萬人受惠。羅馬的總

人口在Augustus(西元前63-西元後14)時代為100萬人,

Severus140-211)時代也幾乎沒變。除了穀物之外,也免費提供橄

欖油與葡萄酒。不過,免費提供的對象只限於居住在首都的人。對羅

馬皇帝而言,羅馬市民的民心向背非常重要。事實上,穀物價格的上

升,很可能發生暴動。

羅馬以外的都市,到了4世紀初才免費提供,如亞歷山卓與君士坦丁

堡。不過不是穀物,而是麵包。

至於劇場與競技場,全羅馬世界至少有250以上的城鎮擁有圓形劇場。

羅馬有可以容納30萬觀眾的大競技場。Marcus Aurelius皇帝時,一

年有135天節慶。觀賞競技當然免費。

不只是羅馬,地方都市也有劇場。連人口只有2萬多的龐貝都擁有可

以容納2萬人的圓形劇場,以及可以容納5千人的大劇場,以及可以

容納1200人的小劇場。

Commodus161-92)皇帝喜歡親自與猛獸格鬥,他一輩子出場猛獸競

技場1千次。這是例外,一般是犯罪者、戰爭的俘虜,或自由應徵者。

羅馬人有午睡的習慣。這個午睡,現在住在地中海周邊的人仍舊保留

這個習慣。

午睡之後就是洗澡。羅馬人習慣在吃晚餐前洗澡。在4世紀時羅馬有

11個公共浴場、856個民營浴場。皇帝也會光臨公共浴場。公共浴場

也是羅馬人的社交場所。

(如何看西方中世紀︖)

很多人一聽到「西方中世紀」,腦中大概會浮現「黑暗時代」四個字

吧︕農民被封建領主搾取、教會腐敗、迫害異端、焚燒女巫、壓抑科

學與思想的自由、迷信與御用哲學橫行。光用腦子想,就令人不寒而

慄的悲慘時代。這就是「西方中世紀」。之後,突然發生文藝復興與

宗教改革,前者恢復古希臘、羅馬時代長久喪失的人性,後者恢復福

音的純粹性,於是「光明的」近世開始了。大部分的教科書都如此描

述。然而,也有人對「西方中世紀」有正相反的見解。他們認為「西

方中世紀」是人類歷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時代。因為基督教的理想在這

個時代實現了。在這個時代,宗教、政治、經濟、思想、學術、藝術

等領域都有神安排的秩序。無論拿 西方中世紀哪一個部分,都可以

看到秩序與和平。人類的墮落是從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開始的。人類

叛逆神,開始無限制地自我主張,陷入民族性、國家姓、階級性、個

人性的利己主義。遠離教會的人類,從信仰淪落成無神論,否認超自

然,只強調自然的東西。換言之,近世以後,人類遭遇的悲慘,是人

類拋棄了西方中世紀以神為中心的生活,進入人類中心主義之故。 近

世以後的歷史才是「黑暗時代」,近世以後的歷史表面上「光明」,

其實那只是虛偽的 光明,真的 光明是 西方中世紀。他們認為要解決

現代的世界危機,唯一的方法是建設「新的中世紀」。關於西方中世

紀的這兩種完全相反的評價,令人迷惑。

讚美中世紀「 光明」的學者認為文藝復興固然有真正的價值,但是中

世紀的思想與藝術中已經有文藝復興的萌芽。文藝復興與其說是新時

代的創造,不如說是中世紀的完成、開花。

瑞士學者Burckhardit1818-1897)寫「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文化」

就是認為中世紀是「黑暗時代」的典型學者。他將文藝復興描寫成光

輝燦爛,那是他對古希臘羅馬的憧憬,以及對中世紀是充滿陰謀與野

蠻的反射。

另一方面,法國學者Maritain1882-1973)在他的著作「三位改革

者」中,認為路德(1483-1546)、笛卡兒(1596-1650)、盧梭

1712-1778)是近代惡的元兇。

中世紀是「黑暗時代」的見解是近世初期反教會思想家所形成。他們

認為教階制度、經院哲學「schola」、哥德式建築、教會拉丁語等屬

於「教會」的東西,都是「中世紀」,而嗤之以鼻。人文主義者、宗

教改革者、理性主義者、自由主義者都視教會為仇敵。

可是到了19世紀中期,出現所謂浪漫主義者(romanticist)。他們

美化中世紀。那無意是浪漫主義者的夢想,在現實主義者的嘲笑中消

失了。

到了20世紀,發生對中世紀比較扎實的研究。這有種種原因。第一,

近世以後,自信滿滿的理性主義與進步思想,到了20世紀,碰到一

些挫折。西歐的有識之士開始反省近世以後人類的思維與行為,尋找

挫折的原因。因而開始對近世以後人類一直否定的中世紀,起了興趣。

第二,由於歷史學的進步,重新發現中世紀。學者認為西歐近世以後

的文化與思想,突然用古希臘羅馬與原始基督教來接連,是非常不自

然的事。無論如何也不能拋棄「中世紀」。

歷史學者通常認為「中世紀」是從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起,到1415

世紀的1千年之間,而那個地區包含西歐與東歐。在這麼長的時代,

以及這麼廣的地區,教會持續腐敗、女巫持續被焚燒、自由持續被壓

抑嗎︖若是如此,那麼「中世紀」的卻是「黑暗時代」。但是「女巫

被焚燒」、「教會腐敗」都是 中世紀末期的現象。而且不是所有的

地區都如此,只是一部分地區發生而已。不能因為一部分地區發生,

就說這是 中世紀全體的特徵。路德等人攻擊的是他們看到的教會,絕

不是長達千年的 中世紀。但是不知何時,整個中世紀就變成「黑暗

時代」。

換言之,即使中世紀的某一時期、某地方的民族是野蠻的,他們經歷

了黑暗時代,我們也不能說長達千年的所有歐洲的中世紀是黑暗時代。

但是同時我們也要對那些認為中世紀是神中心主義的黃金時代,而

大肆讚美的人問類似的問題。如果認為中世紀是由教宗統率,人們都

以神為中心生活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如果認為中世紀的人都是天

主教徒,那也是大錯特錯。

此外,認為中世紀出現很多聖者,所以中世紀是信仰虔誠的時代,那

也是大錯特錯。事實上剛好相反。偉大的聖者都是當時教會的改革者。

例如,西方教會修道制度之祖Benedictus480-543)在實行苦行生

活的時期,教會正在腐敗。他所屬的修道院的修道士們,因為厭惡

Benedictus的改革,而打算殺他。Benedictus不得不逃出修道院。

諺語有云:「國亂現忠臣,家貧出孝子。」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教

會墮落出現聖者。」中世紀出現偉大的聖者,並無法證明中世紀是以

神為中心的時代。反而顯示了中世紀充滿了違背神的人。

有人拿「中世紀」與「近世」對比,認為「近世」是喪失神的時代,

而「中世紀」是以神為中心的黃金時代。這是妄想。這樣的「中世

紀」從來不曾存在。這是只存在於那些人腦中的烏托邦。認為「中世

紀」是「黑暗時代」或 認為「中世紀」是「黃金時代」都是脫離事

實的偏見。正確地說,應該是在 中世紀,因時間與地點的不同,有

時「光明」,有時「黑暗」。 中世紀既不是「光明時代」,也不是

「黑暗時代」。 中世紀是包含光明與 黑暗的時代。其實不只中世紀

如此,任何一個時代都同時有光明與 黑暗。現在的台灣不是如此嗎︖

還有,瑞士學者Burckhardt1818-1897)經過研究,指出古希臘人

並不像一般認為是個性開朗的民族,而是陰沉、悲觀的民族。

中世紀向來被認為是在科學領域毫無建樹的時代。但是並非如此。

美國的科學史學者Sarton1884-1956)就說:「我剛開始研究中世

紀的科學史時,心情上好像在研究沙漠的生物一樣,後來越研究,越

發覺其實是充滿豐富的生物,而感到驚喜。」

中世紀的學者並不是只研究神學。中世紀的大學設有醫學、數學、天

文學、博物學、物理學等課程。

(祈禱與勞動)

4世紀之後,由於蠻族的入侵,歐洲世界陷入大混亂,古代世界滅亡

中世紀世界出現。在混亂之中,教會成了難民的避難所,有時候還成

為交戰雙方的和解者,在世俗世界逐漸獲得信賴。在這期間,不能忽

略 修道院的活動。

「祈禱與勞動」是西歐最重要修道會創立者Benedictus480-543

的座右銘。Benedictus修道會除了每天按時祈禱之外,也開拓森林、

填埋沼澤,將荒野化為沃土,為後代的許多都市建立基礎,並且在荒

廢的時代繼續保存古代(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傳給後世,還研

究學術、教育民眾。他們之中,出現11世紀被稱為「經院哲學之

祖」的Anselm1033-1109)。

(教權主義與反教權主義)

「教會」太深入世俗的結果,讓 教會世俗化,反而遭到世俗的反感。

這個時候,「世俗」不是惡魔,而是屬於「教會」的信徒。他們反抗

的不是「教會」,而是假借 教會的權威,對俗權進行不當干涉的聖職

者。「教會」與「世俗」的對立,演變成教權主義(clericalism

與反教權主義 的對立。而反教權主義後來發展成路德(Luther 1483-

1546)的萬人祭司主義與加爾文(Calvin 1509-1564)的新教會理念。

現在歐洲的天主教國家在一般民眾中,仍舊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反教權

主義。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5年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