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有趣的日本史(19)

英國與法國如何看「奉還大政」呢?英國公使巴夏禮很

滿意德川慶喜的 奉還大政。他認為德川慶喜的行為是

犧牲權力的尊貴模範,各大名應該效法。希望能因而形

成強力的中央統一政權,這個政權由天皇掌握。但是對

法國公使Roches而言,這個消息卻是一大打擊。

對討幕派而言,「奉還大政」是被對方先下手得分。

西鄉隆盛與大久保利通一方面計劃武力討幕,另一方面

與 奉還大政派握手,採取「腳踏兩條船」策略,無論

時局怎麼變,都不會輸。這是因為薩摩藩的保守高層反

對武力討幕之故。所以薩摩藩不像長州藩一樣,可以一

心一意武力討幕。

1867年9月19日,薩摩藩與長州藩簽訂出兵盟約。武

力討幕蓄勢待發。但是武力討幕必須有個名義。如果

天皇能夠下令討幕,就有名義了。可是孝明天皇沒有

政治判斷力,似乎不太可能期待他下令討幕。但是在

討幕派的策劃下,終於得到「討幕的密敕」。「討幕的

密敕」是岩倉具視與三條實愛秘密運作的成果。「討幕

的密敕」稱德川慶喜為「賊臣」,要收到密敕的人討伐

他。後世的歷史學者懷疑「討幕的密敕」是假的。可是

「密敕」之所以稱為「密敕」,因為它真假難辨。

德川慶喜於1867年10月14日,向天皇提出請求奉還

大政後,第二日天皇就答應了。可是天皇不知如何施政,

於是天皇命令將軍,招集各大名,共同會商,將軍的職

務照舊。德川慶喜故意要整天皇,向天皇辭將軍職位。

德川慶喜似乎在說:「我不但奉還大政,還辭去將軍職

位,看你怎麼處理政治?施政可不是很簡單的事!」

這時候,幕臣之間有三種想法:

第一,公卿、薩摩藩、長州藩如何能夠施行日本全國的

政治?最後一定又會將大政委託幕府。

第二,將軍的做法真荒謬,為了獲得朝廷、薩摩藩、長

州藩的歡心,不惜犧牲幕府的權威。

第三,現在是以武力和薩摩藩、長州藩一決勝負的時候,

德川慶喜將軍應該也是如此想。

對奉還大政一事,幕臣憤憤不平,公卿們卻心花怒放。

三條實愛在奉還大政的第二天,在日記上寫道:「奉還

大政是千載的美事,有志之輩都禁不住雀躍三丈。」

朝廷掌握政權,即使只是名目,也讓公卿們笑逐顏開。

問題是今後如何收拾善後,前途多難,然而不懂政治的

公卿們以為萬事都已經解決了。

岩倉具視畢竟比較聰明,知道只有名目的奉還大政,根

本無濟於事。岩倉具視便與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密切

聯絡,商量討幕的具體策略。

1867年11月15日,坂本龍馬與中岡慎太郎在京都住處,

被幕府人員襲擊。兩人當場被殺死。坂本龍馬享年只有

33歲,中岡慎太郎享年只有30歲。這兩人的死亡,對

討幕派而言,是一大損失。坂本龍馬促成薩長同盟,並

且對將來成立的新政權,擁有很開明、進步的藍圖。中

岡慎太郎則堅決主張武力討幕,認為除去幕府才能統一

日本,才能對抗外國。這兩人都是非常卓越的人才,可

惜都英年早逝。

1868年1月3日,德川軍與薩長兩藩軍在京都附近的鳥

羽、伏見展開戰爭。薩長兩藩軍戰勝,德川慶喜逃回江

戶。鳥羽、伏見戰爭後,大多數藩表明支持新政府。

幕府中的主戰論者小粟忠順遭到撤職,恭順派勝海舟則

受到重用。德川慶喜則到上野寬永寺大慈院「反省」。

1868年3月13日,西鄉隆盛與勝海舟在江戶薩摩藩邸

會談。勝海舟要求停止攻擊江戶。新政府答應了。4月

11日,江戶在沒有流血的情況下開城。江戶開城之後,

前幕府海軍副總裁榎本武揚(1836-1908)率領8艘主

力艦逃到北海道,成立「蝦夷政權」。1869年4月,

新政府軍登陸北海道,展開攻擊。5月18日,榎本武

揚投降。內戰全部結束,日本統一了。

1868年,明治天皇(1852-1912)率領公卿與諸侯,在

京都紫宸殿向神宣誓「五條御誓文」。內容為:

第一,廣興會議,萬機決於公論。

第二,上下一心,盛展經綸。

第三,官武一體,以至於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

怠。

第四,破除舊有之陋習,一本天地之公道。

第五,求知識於世界,大展皇國之基業。

※以下關於明治維新,各位讀者可以參考拙著「明治維

新」。這本書最先由台灣「遠流出版社」出版,現在絕版

了。但是後來中國的「海南出版社」與「浙江文藝出版

社」也陸續幫我出版。感謝這兩家出版社,讓中國的讀

者也可以分享這本「明治維新」。

1869年,明治新政府命令各藩「奉還版籍」。「版」

就是領地,「籍」就是戶籍,也就是人民。各藩將領地

與人民還給天皇。然後各藩主重新被任命為各藩知事。

1871年,明治新政府實施「廢藩置縣」政策。這時候,

封建割據的藩完全消滅,全國成為政府的直轄地。

接下來,明治新政府要讓所有的日本民眾都知道現在的

新統治者是天皇,而不是以往的幕府將軍。在岩倉具視

與大久保利通的安排下,明治天皇開始到日本各地「巡

幸」。

1890年,明治天皇發布「教育敕語」。內容大致如下: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國宏遠……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

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

之後,每逢節慶日,全日本各小學校長就會在全校學生

面前恭敬地朗誦「教育敕語」。讓學生牢牢記住「一旦

緩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這句話。

除此之外,政府還交給各小學天皇與皇后的照片。天皇

與皇后的照片,以及「教育敕語」擺放在校內一定的地

方,這個地方稱為「奉安殿」。

日本與五國(荷蘭、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於安政

年間(1854-1859)簽訂的條約是不平等條約。根據美

日通商條約地13條規定,修正條約的日期是1872年7

月4日。新政府為了修正條約以及考察西歐各國的文物

制度,決定派遣使節到歐美。全權大使是岩倉具視,副

使是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山口尚芳,使

節團的成員總共106人。其中包括津田梅子(1864-

1929)等5名女子留學生。

使節團於1871年出發,先到美國,交涉修正條約失敗

後,前往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德國、俄國、丹

麥、瑞典、挪威、義大利、奧地利、匈牙利、瑞士訪問,

於1873年回日本。日本人稱明治時期的西化為「文明

開化」。當時帶頭「文明開化」的是明六社的啟蒙思想

家們。為何取名為「明六社」呢?因為這個團體是明治

六年(1873年)成立的。明六社的社員嚴厲批判封建

思想、封建制度。明六社每個月舉辦2次演講,並發行

機關誌「明六雜誌」。下表是明六社的社員。

姓名
明治六年時的年齡


箕作秋坪
44
西村茂樹
41
杉亨二
41
西周
40
津田真道
40
中村正直
37
福澤諭吉
35
加藤弘之
33
箕作麟祥
23
森有禮
22

中村正直翻譯的「西國立志篇」與福澤諭吉的「勸學」

都是當時的暢銷書。

從1880年左右,中、日、俄就為了朝鮮,成為對抗關

係。朝鮮問題是極東最大的國際問題。朝鮮被西方稱為

「隱者之國」。因為朝鮮長久以來,實施嚴格的鎖國政

策。

幕府政權垮台,明治新政府成立時,日本想要通知朝鮮,

日本已經換了新政府,並且希望與朝鮮建立友善關係,

可是朝鮮的反應很冷淡。

1875年,日本軍艦「雲揚號」想向朝鮮要飲料水而進

入江華灣,朝鮮江華島的砲台對這艘突然闖入的 日本

軍艦展開砲擊。江華島砲台的砲彈打不到 日本軍艦,

反而江華島砲台遭到 日本軍艦的砲擊,而嚴重破壞。

對日本而言,與朝鮮發生武力衝突是「正中下懷」。

明治新政府立刻派全權大使黑田清隆率領數艘軍艦,前

往朝鮮談判。在這個壓力下,朝鮮不得不與日本簽訂

友好條約。「隱者之國」開了一扇窗了。日本逼迫朝鮮

開國一事,讓日本與中國之間變得很緊張。因為這時,

中國是朝鮮的宗主國,朝鮮對中國進貢,也接受中國

的保護。

(待續)

2016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