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清朝二三事(1)

清朝二三事(1)
「清」於1616年原稱「後金」。意思是想復興往昔的金國。1626年,「後金」君王努爾哈赤去世。清太宗繼位。1636年,皇太極即位後,才將國號改名為「大清」。成為皇帝後的皇太極,要求朝鮮承認,朝鮮是明朝的朝貢國,因此斷然拒絕承認皇太極為皇帝。因為在朝鮮眼中,只有明朝的天子才配稱皇帝。
於是,皇太極率兵攻打朝鮮。清軍渡過漢江,把朝鮮王仁祖包圍在南漢山城中,城中糧食吃盡,仁祖只好開城門投降。之後,朝鮮與明朝斷交,成為「大清」的朝貢國。1643年,52歲的皇太極去世。
明朝時有「萬曆三大征」。一次是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時,朝鮮向明朝求援,明朝派大軍前往朝鮮,與日軍交戰。另一次是西北方的寧夏發生叛亂。還有一次是南方播州(現在的貴州省)發生叛亂。這「萬曆三大征」耗費龐大公帑,大損國力。當時明朝每年的財政支出是4百萬兩,而「萬曆三大征」所花掉的軍費卻高達1千數百萬兩。真是驚人!我想現在的美國之所以每下愈況,應該與經常戰爭有關。戰爭真是最愚蠢的事,百害而無一利。
屋漏偏逢連夜雨。1596年,紫禁城的坤寧宮發生火災,延燒到乾清宮。翌年,皇極宮、中和殿和建極殿又發生火災。
此外,萬曆帝年紀輕輕才二十歲出頭就開始命人為他建築死後的豪華陵墓。花了六年才完成。這當然又是一筆龐大的支出。這樣胡搞下去,國家不弱也難。萬曆帝為了重建被火燒毀的宮殿,又花了1千萬兩從長江上游運楠木與衫木來。1602年,皇太子結婚,又花了2百萬兩,舉辦豪華婚禮。
這樣奢侈浪費,國家財政自然困窘。於是,只好想辦法增稅。1596年,實施礦山開採稅。皇帝派礦稅太監到各地徵稅。這些礦稅太監趁機索賄撈錢,搞得人民怨聲載道。
安徽省巡撫李三才上書痛陳礦稅之害。他說:「陛下想要獲得堆積得像北斗星那麼高的無限黃金,卻不允許民眾儲存一升一斗的糠秕(穀物不能食用的部份),陛下想要讓自己的子孫千年、萬年永續下去,卻不允許民眾一朝一夕茍活。閱讀往昔的書籍,下這種政令的朝廷,天下有這種現象,沒有不大亂的。」
李三才的上書,完全沒受到萬曆帝的重視。1609年,朝廷大臣為了是否讓李三才成為內閣大學士,分成贊否兩派。贊成派中有一位是李三才的好友顧憲成。顧憲成本來是官員,因為被反對派所害,回到故鄉,開設東林書院。許多人聽到顧憲成的名聲,紛紛前來。有趙南星、鄒元標等當代一流的文人。他們以東林書院為中心,成為一個集團,批評政治,人稱「東林黨」。
1620年,萬曆帝去世,埋在他生前建築的豪華陵墓中。繼任者泰昌帝,只經過一個月便去世,因此傳出他是被人毒死的懷疑。泰昌帝去世後,天啟帝繼任。此時,東林與非東林兩派爭論不休。
明朝時,宦官專權跋扈,尤其在魏忠賢時,達到頂點。魏忠賢從小就是個狡猾的無賴。他因賭博輸了,還不起錢,四處躲討債集團,最後乾脆自己去勢成為宦官。
進入宮中後,魏忠賢攀上萬曆帝皇太孫的奶媽客氏。這位皇太孫就是後來的天啟帝。客氏被封為奉聖夫人。魏忠賢雖然是個文盲,字不認識半個,卻擔任秉筆太監,代替16歲的天啟帝起草文書。天啟帝在明朝所有的皇帝中,應該是最昏庸的一位。然而這卻是魏忠賢發揮其狡猾天份的良機。
魏忠賢訓練宦官們使用槍枝,自己兼任提督東廠(憲兵司令官),掌握實權。東林黨的楊漣看不下去魏忠賢的囂張跋扈,上奏列舉魏忠賢的二十四條罪狀。結果,楊漣反而被免職。然而彈劾魏忠賢的人仍舊前仆後繼,多達七十餘人。
魏忠賢與非東林黨互相利用,攻擊東林黨。東林黨人全被免職,非東林黨人則受重用。眾人拼命拍魏忠賢馬屁。一位地方官,為魏忠賢建立生祠,把魏忠賢當活神一樣祭拜。我敢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會拍馬屁的人!既然有人敢為魏忠賢建立生祠,其他人趕緊效法,生怕表態太遲。於是全國各地蓋起了魏忠賢的生祠。這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奇觀。這些生祠的興建費用當然是來自於民脂民膏。權傾一時的魏忠賢當然也有衰落的時候。
1627年,天啟帝去世,異母弟崇禎帝即位。魏忠賢失去靠山,於是,彈劾魏忠賢的上奏文紛紛出現。最後,魏忠賢被逮捕,自殺。他的屍體被處磔刑(砍斷四肢),擺在市場。客氏則被處鞭打至死。
崇禎帝即位後的第二年,陜西發生嚴重的饑荒。民眾吃樹皮,等樹皮吃光,便吃石頭,吃到死。幼兒如果一個人在外面走,一轉眼就失蹤。不久就被某人吃掉。當時到處可見以人骨當薪,煮人肉的悲慘光景。
偏偏在這個時期,明朝與後金發生戰爭。戰爭需要軍費,政府只好增稅。民眾生活越來越苦,人心思變。
這時,流寇四起。其中有名的是自稱「闖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他的部下。後來,高迎祥被明軍逮捕,處死。李自成便繼承「闖王」的名號。另一位有名的流寇是張獻忠。
李自成起用舉人李巖、牛金星等知識份子,為他擬定政策。他們對人民宣佈:「平分田地給大家,取消稅負,不殺百姓,不搶劫百姓。」因而受民眾歡迎。
萬曆帝寵妃鄭氏之子福王,在洛陽擁有廣大的土地與豪宅。李自成殺了福王,然後將福王家中的金銀珠寶分給貧民。二次大戰後的共產中國,稱讚李自成是農民起義軍,認為他是解放農民的英雄。這種看法,也有幾分道理。
李自成於1644年稱帝,國號「大順」。不久,李自成軍就攻下北京。崇禎帝為了怕受流寇所辱,先叫皇后周氏自殺,然後要兩個兒子趕緊逃亡。接著砍死兩名女兒。崇禎帝在砍其中一位15歲的長平公主時,對著淚流滿面的女兒說:「妳為什麼要生在帝王家?」
最後,崇禎帝走到紫禁城後面的萬歲山(又稱煤山或景山)的壽皇亭上吊自殺。自1368年以來,歷經280年的明朝,自此落幕。
崇禎帝去世後,李自成的士兵在他的衣襟發現寫了幾個字:「我的遺體可以任賊剁割,可是請不要傷害任何一位百姓。」由此可見,崇禎帝絕不是亡國的昏君。相反地,在昏君眾多的明朝皇帝中,崇禎帝算是比較傑出的人物。明朝不是亡在崇禎帝手中,而是亡在萬曆帝手中。崇禎帝即位時,明朝已經瀕臨滅亡。面對這個即將崩潰的房屋,崇禎帝根本沒有力挽狂瀾的著力點。萬曆帝以來累積種種弊端,明朝只不過是走向必然的結局而已。後人太苛責崇禎帝了!
李自成進北京後,宣佈:百官三日之內,要向他朝見。三日後,大學士魏藻德率領文武百官,穿著喪服,向李自成朝見。
當時明朝最精銳的軍隊是由吳三桂率領,駐守在遼西地方,防備清人的軍團。
吳三桂本來要率軍回來保衛北京,但是李自成的軍隊進攻太快,吳三桂抵達山海關時,已經聽到北京淪陷的消息。當他從山海關前往北京的途中,又聽到一個更令他震驚的消息。他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下搶走了!吳三桂為了奪回陳圓圓,不惜向往昔的敵人「滿清」求援。明末清初的詩人吳梅村就為此事寫了「圓圓曲」。內容如下: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裡箜篌伎,等取將軍油壁車。
家本姑蘇浣花裡,圓圓小字嬌羅綺;夢向夫差苑裡游,宮娥擁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採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
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只有淚沾衣。
薰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坐客。
坐客飛觴紅日暮,一曲哀絃向誰訴;白皙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
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渡;恨殺軍書底死催,苦留後約將人誤。
相約恩深相見難,一朝蟻賊滿長安;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
遍索綠珠圍內第,強呼絳樹出雕欄;若非壯士全師勝,爭得蛾眉匹馬還。
蛾眉馬上傳呼進,雲鬢不整驚魂定;蠟炬迎來在戰場,啼粧滿面殘紅印。
專征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日落開妝鏡。
傳來消息滿江鄉,烏口紅經十度霜;教曲技師憐尚在,浣紗女伴憶同行。
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皇;長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壻擅侯王。
當時只受聲名累,貴戚名豪竟延致;一斛明珠萬斛愁,關山漂泊腰肢細。
錯怨狂風颺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粧照汗青。
君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逕塵生鳥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綠。
換羽移宮萬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為君別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
結果吳三桂與清軍達成協議。吳三桂放清軍入山海關,清軍負責消滅李自成,為崇禎帝報仇,並且保證封吳三桂為藩王。
後人都認為吳三桂為了奪回陳圓圓,放清軍入山海關,是賣國的行為。台灣的民進黨在指責別人「賣台」時,就常說對方是「吳三桂」。事實上,撇開陳圓圓這個問題不談的話,吳三桂長久駐守遼西,清楚清軍日漸強大,而李自成政權又極不安定,在崇禎帝已經去世的當時,吳三桂會選擇投靠清軍,應該是理智的選擇。除非他想以卵擊石,獨立對抗強大的清軍。那才叫有勇無謀、暴虎憑河。結果一定是平白犧牲許多人命,而一點也改變不了歷史的方向。
明朝滅亡的前一年,皇太極去世。只有6歲的順治帝即位。實權掌握在攝政睿親王多爾袞手裡。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