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佛教史(1)

佛教史(1)
呂理州誕生於1956年,這年也剛好是釋迦牟尼誕生第2500年(對不起,我拿自己與釋迦牟尼並論,不過這只是為了文章的有趣,沒有他意)。全印度盛大慶祝這個紀念日。
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1889–1964)說,今後世界的和平將以釋迦牟尼的教誨為指針。印度總人口的百分之83(佛教徒只佔百分之0.71)是印度教徒,可是連這些印度教徒也積極慶祝這個釋迦牟尼誕生第2500年紀念日。在印度,釋迦牟尼的評價非常高,他們認為釋迦牟尼是印度出生的宗教偉人。印度教徒看佛教,不認為佛教是其他宗教,而認為佛教是印度教中的一個派別。或許這是由於印度教的特色——寬容性之故吧。例如一位印度教徒財閥就認為佛教、印度教與耆那教(janism又稱黃教)本質上沒有差別。他在新德里建的印度教寺廟,裡面除了祭祀印度教的神明外,也同時祭祀釋迦牟尼與耆那教的開山祖。
印度聖雄甘地(印度教徒)往昔參加加爾各達佛教的祭典時,說︰「我的友人說我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釋迦牟尼的教誨,我接受他的說法,並且也告訴他,我會繼續努力實踐釋迦牟尼的教誨。」
在印度教中,有強烈的想法認為一切宗教的本質都是一樣。何況佛教與印度教都是在同一塊土壤上結出的果實,因此對印度教徒而言,佛教讓他們特別感到親切,好像是親戚。印度教中的主神之一毗濕奴傳說是釋迦牟尼轉生。對印度教徒而言,釋迦牟尼就是毗濕奴。而且,對印度教徒而言,釋迦牟尼的教誨全在印度教之中。
然而現代的印度教徒與佛教徒並不是很諧和。主要是因為種姓制度。在印度,不可觸民即使捨棄印度教,改信佛教,依然無法擺脫不可觸性,依然無法提高生活水準。
種姓制度有三個特徵。第一,結婚必須在同一種姓內。第二,職業世襲。第三,不一樣的種姓不可在同一張餐桌吃飯。原則上,下位的種姓可以接受上位種姓遞給他的食物或物品,反之則不可。
種姓制度的基礎在於宗教上的「淨」與「不淨」。所謂「不淨」,例如死亡、人的排泄物。因此與這兩樣事物經常接觸的人就是不淨的人。以處理屍體為職業的人,不可觸性非常強,他們在種姓制度中,處於最底層。還有經常接觸人的汗、垢與其他排泄物的人,如理髮師、洗衣匠或產婆也不屬於乾淨的種姓。
種姓制度又稱為「四姓制度」。因為有「司祭」、「王族‧武士」、「庶民」、「奴隸」四階級。釋迦牟尼出身於「王族‧武士」階級。
印度教沒有特定的教義。印度教徒可以自由主張任何思想、意識形態,甚至無神論。印度教徒可以嚴格自我節制、苦行,以達到解脫,也可以在肯定快樂中修行。
當然,大多數印度教徒有共通的觀念。那就是「業」與「輪迴」的思想。他們也相信靈魂的存在。
印度文化是雜種文化。古印度住著從非洲移來的班圖人。他們對後世印度的文化幾乎沒有影響。後來,南亞語系的種族移住印度,他們則對後世印度的文化產生相當的影響。接下來移住印度的是德拉維達人。現在的南印度人主要是德拉維達人。此外還有西藏‧緬甸語系的人也移住印度。西元前15世紀之後,亞利安人入侵西北印度。亞利安人當時使用青銅器武器,而且懂得駕駛馬車,而西北印度原住民使用石器,也不懂得駕駛馬車,因此亞利安人輕易地征服原住民。其後,西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帝遠征印度,希臘人和西亞人也移住印度。
亞利安人的社會分成「司祭」、「王族‧武士」、「庶民」三階級,後來把被征服的印度原住民列入「奴隸」階級,形成「四姓制度」。
亞利安人將大自然的種種現象擬人化,予以崇拜。如晨曦之神、雷神、水神等。他們尤其崇拜雷神。雷神後來傳到中國與日本,成為「帝釋天」。亞利安人的文化和印度原住民的文化互相融合成新文化。釋迦牟尼就是出生在這種新文化中。
「四姓制度」的理念大概形成於西元前8世紀至西元前6世紀。
苦行(tapas)原本意味火或熱。可能古代印度人看到雞蛋受溫後,會孵出小雞,因此認為「熱」是創造萬物的原動力。
印度瑜珈的修習法分成8部份。一是「制戒」(遵守端正的生活方式),二是「內制」(純淨心靈,實行種種苦行)。三是「坐法」(靜坐的方法)。四是「調息」(呼氣和吸氣)。五是「制惑」(抑制慾望和煩惱)。六是「總持」(集中心思在一處)。如果持續這樣的狀態,就不再有任何煩惱,進入第七「禪定」狀態。最後一層是一切思考都停止的「三昧」境界。
印度教認為人的本質是靈魂。靈魂是永遠不變的實體。人的肉體雖然會消滅,但是靈魂不會消滅。肉體滅了,靈魂可能到天界,可能到地獄,可能轉生為動物,可能再度轉生為人。這就是「輪迴」。
人的行為一定會在以後帶來某種影響,這種因為行為而產生的潛在力量,叫做「業」。「業」有「善業」和「惡業」,分別讓人轉生到「樂」或「苦」的世界。
這種「輪迴」與「業」的想法,不僅印度教徒,就是一般印度人也深信不疑。這種想法在釋迦牟尼之前就已經存在。
釋迦牟尼出生於藍毗尼(Lumbini),藍毗尼位於現在的尼泊爾境內。尼泊爾政府還對藍毗尼的住民免稅。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釋迦牟尼(也稱釋尊)是釋迦族酋長的兒子。他大概出生於西元前463年,去世於西元前383年。在中國和日本,都把4月8日定為釋迦牟尼誕生日,不知是否正確。
釋迦牟尼的母親在釋迦牟尼出生後不久就去世。釋迦牟尼的父親娶了亡妻的妹妹,因此釋迦牟尼的阿姨兼新母親就將釋迦牟尼扶養長大。
1920年代時,著名的英國印度史學者史密斯(Vincent.Smith 1848–1920)宣稱釋迦牟尼是蒙古人種,引起學界一片騷動。後世有的佛教徒主張釋迦族是亞利安系。這是想美化釋迦牟尼的「優良血統」。其實,一個偉人哪需要「優良血統」來錦上添花?釋迦牟尼如此,耶穌也是如此。後人的錦上添花都是畫蛇添足!
釋迦牟尼擁有充分的人文素養,並且娶妻。釋迦牟尼因為結過婚,所以更能夠理解人生不安和苦的原因是起源於愛欲。他要尋找克服之道。少年時的釋迦牟尼是個感受性非常敏銳的人,所以他雖然身處優渥的環境,卻關心老、病、死等人類的不安。他認真思考人為什麼會死?人生為何有那麼多不如意?他時常在王宮的樹蔭下冥思。結婚、生子後,釋迦牟尼決定捨棄一切,出家修行!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