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世界小國(2)

世界小國(2
2002年,土瓦盧等3個小國,認為美國和澳洲不同意京都議定書,打算向國際法庭控告這2個國家。他們認為不只這2個國家對地球溫暖化有責任,香菸、石油、汽車企業也有責任,因此也打算向國際法庭控告這些企業。
專家認為如果地球溫暖化再持續下去,南太平洋的幾個島嶼國家將於50年內沉沒,成為「鐵達尼國家」。土瓦盧則是「鐵達尼國家」的第一位候補。
梵諦岡的領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22人,是全世界最小的獨立國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梵諦岡教宗展開的「東方外交」(Ostpolitik)卻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1979年,教宗保羅二世訪問祖國波蘭,在舉行彌撒時,批評極權主義制度,並要求教會的自由與勞工的團結權利。此後又於1983年和1987年訪問波蘭,除了指責波蘭政府侵犯人權外,還表明支持波蘭工會的團結(Solidarity)。
梵諦岡這種對波蘭的外交攻勢,其實與美國有秘密配合。根據美國「時代周刊」於19922月的報導,梵諦岡與美國雷根總統之間,有摧毀共產黨政權的秘密計畫。1982年,雷根總統訪問梵諦岡與教宗會談時,雙方達成讓共產黨政權早日崩潰的共識。第一個對象是東歐各國中,領土最大、人口最多,同時也是教宗祖國的波蘭。梵諦岡與美國為了援助波蘭工會,大量藉走私,送他們傳真機、無線電機、電話機、短波收音機、錄影機、照相機、影印機和電腦等。在這樣的努力下,華勒沙(Lech Wałęsa194-)終於在1990年當選波蘭總統。柏林圍牆也於1989年倒塌,1991年,蘇聯共產黨政權也崩潰。
不過,梵諦岡也有遭人非議之處。那就是梵諦岡一邊倡導人權、反對墮胎,一邊卻對納粹的大屠殺與1994年盧安達(Republika y'u Rwanda)的大屠殺,視若無睹。而且梵諦岡反對使用保險套,也對深受愛滋病之害的非洲國家非常不利。
最近大家對全球化的功罪議論紛紛,不過全球化對迷你國家帶來一些好處。因為全球化大幅縮短了時間與距離,讓國家不論大小,都可以公平競爭。過去,加勒比海和南太平洋的迷你國家,由於與世界的主要市場距離遙遠,而處於不利狀態。但是全球化之後,情況改觀。例如許多迷你國家成為「離岸金融中心」。離岸金融(offshore finance)是指設在某國境內但與該國金融制度無甚聯繫,且不受該國金融法規管制的金融機構所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 離岸金融中心offshore financial centre),又稱國際離岸金融中心,是指投資人的公司註冊在離岸管轄區,但投資人不用親臨註冊地,其業務運作可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直接開展。離岸金融中心一般為離岸公司提供極低的稅率、極為鬆散的監管等一系列優惠,世界比較出名的離岸中心有英屬維京群島薩摩亞香港開曼群島關島等。由於稅率極低,所以離岸金融中心吸引了全世界的資金。
巴哈馬是小島嶼國家,1973年自英國獨立,人口只有32萬人。巴哈馬的主要產業是觀光業,佔GDP60%,其次是銀行業,佔GDP15%。巴哈馬之所以有名,主要是因為該國是「避稅天堂」(tax haven),該國的法人稅、所得稅、資本收益稅、繼承稅、雇用稅、消費稅為0。此外,該國對大規模觀光計畫投資也提供優先稅率。該國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為企業的登記手續費與進口稅。2004年,進口稅與印花稅佔了該國政府歲入的60.8%
而且外國企業要在巴哈馬設立的手續,非常簡便。申請後24小時之內,就通過。由於申請簡便,巴哈馬的離岸公司,在制定國際公司法之後的第9年,已經設立了84千家國際公司。巴哈馬過去是僅次於紐約與倫敦,世界第3名金融中心。1998年時,巴哈馬有418家銀行。
不過,「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批評這些離岸金融中心是「洗錢」(Money Laundering)、「逃稅」等金融犯罪的溫床。根據199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洗錢」資金的規模佔全世界GDP2%8%,每年高達8千億至2兆美元。此外,由於富裕者逃稅之故,美國的財政部每年少收了700億美元。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於1999年判定全世界有41個國家是「避稅天堂」,並且要求這些國家修改稅法,否則就將它們列入有害稅法的黑名單內,讓它們在國際金融市場遭受許多困難。結果開曼群島6國受不了這個壓力,承諾要廢除「有害稅法」。
為什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要如此急切地對這些國家施加壓力呢?因為歐盟各國的稅率是全世界最高,它們根本無法和「避稅天堂」競爭。
但是面對「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這種措施,迷你國家強烈反彈。它們認為過去「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努力倡導全球化、貿易自由化,但是一旦金融服務的全球化進展,迷你國家以零稅率或低稅率為武器,吸引全世界的資金,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就一反初衷,對迷你國家施加壓力。它們不降低自己的稅率,與迷你國家競爭,反而要求迷你國家修改稅法。結果讓迷你國家喪失這個零稅率或低稅率的強力武器,喪失了以此為發展經濟的機會。
1970年代以後,中國和台灣,以南太平洋的島嶼各國為舞台,進行援助外交戰爭。契機是1971年,中國取代台灣,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台灣為了挽回這個外交劣勢,便對發展途中國,進行援助外交。中國也不甘示弱,開始進行援助外交。這個援助外交戰爭是開始於1960年代的非洲各國。尤其台灣以豐富的外匯存底為武器,進行「金錢外交」。以援助交換外交承認。台灣不在乎對方也同時承認中國。一開始,中國一旦知道發展途中國承認台灣,就立刻與對方斷交。但是後來中國經濟發展起來後,便開始轉守為攻。
2000年起,中國對南太平洋的島嶼各國,實施經濟、技術與軍事的援助。中國援助的特色是重視宣傳效果。例如對薩摩亞捐贈政府官邸,對巴布亞新幾內亞捐贈外交部官邸,對斐濟捐贈運動設施。
大洋州的島嶼各國很歡迎中國和台灣的援助。因為東西冷戰結束後,美國等先進國家,對它們的援助就變得比較嚴格,不但援助金額變少,還會要求對方在人權、民主化方面達到一定標準,所謂「Good Goverment」是條件。而這些島嶼各國則認為這是「干涉內政」,非常反感。因此對絕不「干涉內政」的中國和台灣的援助自然非常歡迎。
然而諷刺的是中國和台灣的援助卻成為另一種「干涉內政」。原因是中國和台灣的「外交拔河」讓這些島嶼各國的國內分裂成「親中派」與「親台派」。讓它們的政治變得極不安定。
例如,1999年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首相秘密訪問台灣,獲得台灣32億美元巨額的財政援助,並宣佈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中國政府認為這是「雙重承認」,對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政府提出嚴重抗議,結果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首相不得不辭職。
(待續)
理州上  20135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