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歷史探微

(佛教與印度教二三事)

1956年是釋迦摩尼誕生2500年紀念。

整個印度盛大慶祝,當時的印度總理尼

赫魯(1889-1964)說,今後世界的和

平,釋迦摩尼的教誨將成為重要的指針。

當時佔人口84%的印度教徒也積極參加

釋迦摩尼誕生的慶典。

可見印度教徒也以印度可以出現釋迦摩

尼如此偉大的人物為榮。印度教的特徵是它的寬容性。例如,印度財閥貝拉

Birla 1905-1982)認為印度教、

佛教與耆那教在本質上並沒有差異,他

所建的納拉揚雖然是印度教的神廟,神

廟內也供奉釋迦摩尼與耆那教開山祖瑪

哈維亞(Mahavira)的像。印度教徒聖

雄甘地也曾經出席加爾各答的佛教祭禮。

當時他如此說:「我的友人說我在生活

中表現出釋迦摩尼的教誨,我也決定今

後仍將繼續全力跟隨釋迦摩尼的教。」

許多印度教徒認為印度教

的主神毗濕奴是釋迦摩尼的化身。

印度的種姓制度在原則上,下層階級的

種姓雖然可以伸手接受上層種姓的東西,

上層種姓卻不可以伸手接受下層種姓的

東西。種姓制度重視乾淨或骯髒。例如,

死亡與排泄物被認為骯髒,因此常接觸

死亡或排泄物為職業的人,就被認為骯

髒已經附著在他身上,而成為「不可接

觸」的人,並且淪落成種姓制度最下層

的人。還有接觸到汗、垢、人類排泄物

的人,例如理髮師、洗衣工、產婆都屬

於骯髒的階級。

印度教徒都相信「業」與「輪迴」的思

想。印度教徒認為人的行為後來一定會

產生某種影響。這種行為就稱為「業」,

「業」的善或惡,後來會帶來快樂或痛

苦。至於「輪迴」的思想,人的本質是

靈魂,是永遠的實體,即使肉體消滅了,

靈魂仍舊不滅,到種種世界繼續存在。

「種種世界」可能是天界,可能是地獄,

可能變成動物,可能還是人,這就是

「輪迴」。

不過,「業」與「輪迴」的思想卻產生

了「宿命論」。

也就是說,既然現在的狀態是過去行為

的結果,那麼現在的狀態就無法改變了。

人類再怎麼努力想改變現狀,也無濟於

事,因為一切都已經確定了。這輩子吃

苦,是上輩子 作惡的結果,所以再怎

麼努力,也無法改變 這輩子注定要吃

苦的命運。

但是,「宿命論」並非都是消極面,因

為如果這輩子好好努力行善,下輩子就

會獲得善報。相反地,如果這輩子作惡,

下輩子可能一生吃苦,或變成動物。釋

迦摩尼也接受了這種「業」與「輪迴」

的思想。

印度教徒的結婚通常是同一種姓階級通

婚,但是果男方是上層種姓階級,女方

是下階層種性階級,也可以被許,這

稱為「順生」。相反地,如果男方是下

層種姓階級,女方是上階層種性階級,

則不被允許,這稱為「逆生」。最糟糕

的「逆生」是男方是最下層的首陀羅,

女方是最上層的婆羅門。這時候,孩子

出生時,就成為人類中最低賤的階級,

只能居住在村外。

有一位印度西部出身的比丘布魯納決定

回自己的鄉開教時,釋迦摩尼問他,如

果別人欺負你,你怎麼辦︖布魯納回答:

「如果只有被罵而已,沒有被打,所以

我會覺得對方待我不錯。如果被打,而

沒有用棍子打,我會覺得對方待我不錯。

如果被用棍子打,而沒有殺我,我會覺

得對方待我不錯。如果被殺了,我會感

謝對方將我從這個充滿苦的世界,送到

涅槃的世界。」釋迦摩尼稱讚他有忍耐

力,並且祝福他回鄉開教成功。

有一位年輕人很好愛談理論。他說如果

他不知道宇宙的起源以及人死後會如何,

他就不修行。釋迦摩尼聽到了,

就對他說:一個人如果被毒箭射中了,

首先應該拔出毒箭,然後敷藥、包紮。

至於射箭者的名字、箭頭的材料等等資

訊,與解救生命沒有關係,因此與其談

理論,應該先實踐。

還有一位年輕人持續做激烈的修行,但

是遲遲沒有進步,釋迦摩尼知道他以前

是彈琴的名手,便以彈琴做比喻,太強

或太弱都彈不出好音樂,任何事都中庸

最好。

釋迦摩尼是優秀的宗教領導者,不過他

只是普通人,既不是超人,也不是神。

但是,釋迦摩尼去世後,他的弟子與信

徒因為太追念他,便將釋迦摩尼神格化。

例如,釋迦摩尼的偉大,不是常人能及。

他這輩子誕生之前,已經好幾輩子累積,

成為菩薩,因此才能說出這麼偉大的教。

弟子與信徒還說,釋迦摩尼的母親是從

右脇生下釋迦摩尼。人們總認為偉人的

出生方式一定與常人不同。釋迦摩尼的

出生就是如此,還有基督耶穌從處女出

生也是如此。

釋迦摩尼有32個身體特徵,他的腳是

扁平足,他的眉間有白毛還會發光,他

的舌頭又長又大,可以蓋住整張臉(簡

直是異形︕)他的手伸直可以碰到膝蓋以下

(根本是異形︕)他的手指與腳趾之間有蹼(絕對是異形


釋迦摩尼出生立刻走了七步,手指指向

天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鐵定是

異形︕)

好好一個佛教與釋迦摩尼,被他的弟子與

信徒搞得不倫不類,真是可惜︕

安貝德卡(Ambedkar 1891-1956 )是

不可觸民之子。

不可觸民不能進入寺院,也不能使用公

共井。安貝德卡小學時,因為喝學校飲

水處的水,而被上層種性的同學打倒在

地,從此,他對種姓制度產生疑問。又

有一次,他走在路上,一位駕著牛車的

農民好心讓他坐牛車,但是等到農民知

道安貝德卡是不可觸民之子之後,就很

生氣地把他趕下車。一位理髮師知道安

貝德卡是不可觸民之子之後,也拒絕幫

他剪頭髮。進入中學後,一位教師不願

碰安貝德卡的筆記本,不願叫安貝德卡

起來朗讀課本或問他問題。因為那位教

師認為安德卡一開口說話,就會弄髒教

室的空氣。

1913年,安貝德卡竟然獲得出國留學的

機會。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後

來又到英國倫敦經濟政治科學研究所繼

續讀書,並且得到博士學位。回國後,

他在政府機構做事,同事們拿文件給他

時,不會直接地給他,而是丟在他的辦

公桌上。

這個時候,安貝德卡開始進行不可觸民

解放運動。1906年,安貝德卡成立全印

度被壓迫者同盟。1918年,他在孟買招

開印度被壓迫者階級集會。有名的詩人

泰戈爾(1861-1941)也參加了。

安貝德卡強烈主張廢除種姓制度。不久,

安貝德卡開始懷疑待在印度教內,是否

可以提升不可觸民的地位。他認為不如

捨棄印度教,改信其他會把人當人的宗

教。一開始,安貝德卡考慮改信錫克教,

但是,不久就偏向佛教。安貝德卡認為

佛教應該製作「聖經」那樣的經典。

裡面有釋迦摩尼的傳記、法句經、弟子

與釋迦摩尼的對話、佛教徒應該知道的

有關結婚、誕生、葬禮的禮儀。

1953年,安貝德卡在一場演講時說道:

「將來世界必須在佛教與馬克思主義之間選擇一樣吧︕現

在東方比西方還重要,如果不採取佛教的話,西方鬥爭的歷史將

在東方重演︕」

這時候,安貝德卡開始為不可觸民寫簡

易的佛教入門書。

安貝德卡於1956年舉行改信佛教的儀

式。

當天約有30萬人觀禮。儀式完畢後,

安貝德卡說:「我拋棄了舊宗教與不平

等的社會,現在已經變成嶄新的我,我已經

不相信印度教的任何神了︕我已經不相信化

身,也不參加祖靈祭,我今後要遵循佛教的八正道。」接著,安

貝德卡說:

「想與我一起成為佛教徒的人,請站起來。」結果

在場所有的人都站起來。第二天集會時也有許多不可觸民改

信佛教。藉這次機會,成為佛教徒的人

多達50萬人。他們是「新佛教徒」。

安貝德卡認為佛教的比丘不應該是隱遁

者,應該像基督教的傳教士一樣,是個

社會活動家或社會說法家。就這樣,印

度出現了「新佛教徒」。安貝德卡的肖

像與釋迦摩尼的像一起被並列懸掛。

「新佛教」是印度佛教的復活。然而,

不可觸民改信佛教後,並不意味他們的

不可觸性消失了,或他們的社會地位提

高了。因為不可觸民的不可觸性在印度

根深蒂固地被印度人相信。

印度的「新佛教」今後會如何發展,值

得觀察,希望他們成功。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6年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