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比較思想史入門(6) 印度思想的根幹是「業」與「輪迴」。即 使是不同的宗派,都有共同的主張:「如 何不背負業,在輪迴中避免痛苦,抵達 安樂的境界。」 中亞的雅利安人南下印度,與原住民先 對立再融合。 初期印度文化的核心是婆羅門教,婆羅 門教的經典是吠陀經。吠陀經的主張和 古希臘與日本一樣,尊崇「自然」,認為 「自然」是神。神從口生出婆羅門,從 兩手生出王族,從兩腳生出庶民,從兩 足生出奴隸。 在後期吠陀時代,農耕社會確立,雅利 安人社會擴大。婆羅門獨佔知識。在其 支配下,階級制度形成。婆羅門(僧侶) 位居頂點,接著是戰士、王族,接著是 庶民。非雅利安人則成為奴隸,被強迫 要為雅利安人服務。這就是種性制度。 這種婆羅門教的教義與制度後來與印度 各地的民間信仰結合,成為印度教。 印度思想的基礎是後來強烈影響東方思 想的業與輪迴,也就是命運論。人生在 世,必須償贖犯的罪。可是自己什麼罪 都沒犯,卻遭逢不幸,這是因為前世犯 了罪。因此自己必須坦然接受這樣的命 運。 人們再怎麼輪迴,都無法擺脫業。因為 他看不見心靈的本性。因此必須凝視自 我的本質,覺悟世界普遍的真理(梵), 擺脫輪迴。 當時的特權階級婆羅門大多陷入形式主 義、權威主義。前5世紀出身於戰士階 級的馬哈維拉出外修行而開悟(這點和 釋迦牟尼類似)。他主張要捨棄一切世俗 的東西,赤身裸體,不傷害生物,以冥 想開悟真理。他否定婆羅門的特權,主 張不跟隨慾望的「精神自由」。這就是耆 那教的教義。 耆那教信徒以過酷的修行(斷食等)達 到解脫,甚至鼓勵斷食而死。釋迦牟尼 誕生時,這種思想成為熱潮。 釋迦牟尼也是出身於戰士階級。他和當 時的耆那教信徒一樣,進行嚴格的修 行,但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解脫。後來坐 在菩提樹下,覺悟真理,成為佛陀(覺 悟者)。 釋迦牟尼的思想介於快樂主義與苦行主 義之間。 釋迦牟尼覺悟的四聖諦(四個神聖的真 理)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 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很苦。」 集諦是「痛苦是因為慾望所引起的煩 惱。」滅諦是「消除煩惱的狀態是涅槃。」 道諦是「要達到涅槃的方法是正確的修 行。」 實踐的方法是八正道,如下: 正見(正確的看法) 正思維(正確的思索) 正語(正確的言語) 正業(正確的生存) 正命(正確的生活) 正精進(正確的努力) 正念(正確的理想) 正定(正確的精神統一) 這樣就可以消除煩惱,達到涅槃。 這樣的教義否定婆羅門教的階層制度, 同時也否定耆那教的苦行主義,因此為 眾人所接受,後來發展成上座部佛教或 大乘佛教。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