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大契機(2


事實上,廣泛應用太陽能的最大絆腳石是


硬體設備的價格不夠便宜。為解決這個問題,


目前有三條可行途徑:其一是繼續提升現有


技術的儲電效率(主要是矽晶電池),以降


低成本。其二是直接跳到更便宜、又能大量


生產的「次世代」儲電技術。最後是提高價


格換取品質:盡可能縮小電池體積、擴充


儲電效率,將電池組合成可聚光的光學儀


器,放大太陽光強度達5001000倍。


電量常用的計價單位是「千瓦小時」,相當


於「一度電」。太陽能則是以「峰瓦」為


計價單位,亦即太陽能電池於日照尖峰時間


的最大輸出功率。在2007年時,每峰瓦的


平均價格為4美元左右


業界認為,除非每峰瓦的電價能降至1美元


並成功解決儲電問題,否則太陽能仍難以普


及,無法與燃煤發電競爭。


中國在2007年躍升為全球第三大太陽能電


池製造國(僅次於日本與德國)。中國最大


的太陽能企業「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


市值55億美元現有員工3500人。


目前各國推動替代能源的主要政策,仍以補


貼和強制的命令為主。儘管日本和德國在


國際能源市場的市占率僅一成,但多虧政府


的長期補助全球有7成的太陽能市場都在


他們的掌控之中


德國採行「固定收購費率」,規定電力公司


必須以高於市價的價格向再生能源發電者購


買電力2007年德國電力公司平均以每瓦


72美分購買太陽電力收購價幾乎是回售價


(再賣給消費者)的3倍。這項措施促使大


眾盡量選用太陽能設備太陽能商品因而大


德國就像當年的韓國。多年前,韓國


決定舉國鋪設高速光纖,所以韓國現在才擁


有全世界最快的網路系統。與韓國相比,我


們的網路好像還在腳踏車時代


另外,本領高強的說客似乎比實際力行者獲


得更多的報償,這項因素也可能導致嚴重的


後果。歐洲版的固定收購費率確實能讓少


數人獲利豐碩,卻造成某些無益於減緩氣候


變遷的詭異局面。以德國為例德國基本上


是個陽光不很充足的國家,製造一顆太陽


能電池所需的電力,相當於這顆太陽能電池


6年的總發電功率,因此德國仍無法完全捨


棄石化能源。即使德國積極推廣太陽能,但


每度電的發電淨成本仍增加50美分(已包


含政府的高額補貼),但至今仍不曾關閉任


何一座燃煤發電廠。


補貼政策的另一個惡名是陰晴不定。今天


政府支持補貼,不代表明天也會支持。


政府的政策必須掌握資本主義最詪本的動力


追求利潤。


目前全世界還沒有哪個地方成功以課稅解決


空氣汙染問題。於是我們又回到「總量管制


暨交易制度」這個主題,因為這是匯集市場


力量以修正市場錯誤的最佳方式總量管制


暨交易制度既不強迫汙染者支付代價,也不


補貼特定技術,僅設定汙染排放上限,讓各


路競爭者自行找出最划算、最有效率的解決


方法。因為實施這樣的前瞻性作法,美國


才能減少80%的碳排放量


太陽能集熱發電的關鍵優勢在於它能將太陽


能以「熱能」的方式儲存起來。儲存熱能遠


比儲存電力便宜多了


(待續)


2019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