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到共產中國之路(2)

到共產中國之路(2)
1919年4月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凡爾賽會議決定山東省德國的舊權益不交還給中國,而是讓給日本。消息傳來,中國的學生非常憤慨。5月4日,北京各校召開學生代表大會,決定進行示威遊行。當天下午,天安門廣場集合了3千名學生。他們的標語牌上寫著:「誅殺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還我青島!」「不復青島,勿寧死!」「頭可斷,青島不可失!」
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這三人是被認為包括「二十一條要求」在內,與日本交涉的中國主要負責人。
下午4點左右,學生衝進曹汝霖的住宅,這時,章宗祥運氣真差,恰好在這時來訪。學生看到章宗祥,不由分說,就把他痛打一頓。學生把章宗祥打得不省人事。曹汝霖則趁機從後門逃走。學生們放火燒了曹汝霖的住宅,才離去。
這個「五四運動」激起了中國人前所未有的民族主義與愛國意識。
1921年,一位荷蘭人馬林(1883-?)前來拜訪孫中山。他身負「第三國際」(Komintern)使命,前來中國組織中國共產黨。
孫中山原本對蘇維埃否定一切私有財產的共產主義持懷疑態度。可是聽了馬林談蘇聯的新經濟政策(NEP)後,覺得和自己正在寫作中的中國產業建設計畫內容相似。
列寧很早就認為發展中國家是無產階級革命的援軍。因此蘇聯積極地於1920年創設印尼共產黨、伊朗共產黨,於1921年創設中國共產黨,1922年創設日本共產黨,於1924年創設朝鮮共產黨。
「第三國際」認為中國共產黨應該與國民黨同盟,才可能成功。
1919年,蘇維埃外交官Kapaxah(1889-1937)宣佈:停止義和團事件的賠償金,廢除俄國在中國擁有的一切特殊權益。這個宣言引起全體中國人極大的好感。
Kapaxah與中國外交部長顧維鈞交涉後,宣佈:一,不平等條約無效。二,外蒙古的主權屬於中國。三,北滿鐵路(又稱東清鐵路或中長鐵路)由中俄兩國合資經營。
從1920年開始,北京大學等許多知名國立大學紛紛招收女學生。大學生對新思想的吸收也非常熱心。從巴枯寧、克魯泡特金、托爾斯泰、易卜生、杜威、羅素,到日本的白樺派。中國的進步知識份子在「救國救民」的使命感下,非常饑渴的吸取歐洲這數百年來產生的先進思想,想要找尋其中最進步的成份,作為建設新中國的材料。當然,大家最有興趣的是馬克思主義。
李大釗自從1918年以來,就在北京大學內,成立非正式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1919年5月,「新青年」雜誌推出「馬克思主義特集號」。
1920年,「第三國際」極東部長柏秦斯基(1893-1953)到北京與李大釗見面。李大釗又熱心推薦陳獨秀給柏秦斯基。柏秦斯基便赴上海與陳獨秀見面。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國租界的一間女子學校召開。出席者13人,包括張國燾(後來與毛澤東爭奪共產黨指導權)、陳公博(後來是汪精衛政權的要人)與毛澤東。
1922年,代表「第三國際」的馬林主張中共黨員應該個別加入國民黨,與國民黨合作。
1923年,蔣介石與張太雷到蘇聯學習蘇聯的軍事組織與政治委員制度。
當年,「第三國際」的數十名軍事顧問與政治顧問抵達廣東。蘇聯援
助武器也陸續到達。
1924年,中國國民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聯俄容共」的基本方針。當選的中央執行委員之中,有李大釗等三名共產黨員。
孫中山派心腹廖仲愷(1876-1925)與蘇聯達成協議:蘇聯提供中國國民黨60萬元的軍官學校設立費,兩個師團份的武器,每個月30萬元的經費,以及40萬元的宣傳費。
於是在這些支援下,黃埔軍官學校在廣州郊外的黃埔成立。校長是蔣介石。黃埔軍官學校向蘇聯學習,很重視學生的政治教育。當時的政治部副主任是共產黨員周恩來。
黃埔軍官學校的訓練很成功,當時的外國人驚訝地說:「第一次看到在槍林彈雨中還勇敢仆仆前進的中國兵。」黃埔軍連戰皆捷。
1924年,段棋瑞呼籲停止內戰,統一中國,並且邀請孫中山北上。孫中山答應段棋瑞的邀請,在北上時,順便到日本神戶做了一場演講。孫中山勸日本人捨棄西洋的霸道文化,採取東方的王道文化。他並且要求日本放棄對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幫助中國獨立。可是孫中山的勸言,日本人無動於衷。
離開神戶,前往天津的船上,孫中山覺得肚子劇痛。到達天津後,孫中山請日本人醫生診斷,才知道已經罹患肝癌。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去世。他的遺囑由汪精衛(1885-1944)寫成,經過孫中山的同意,由孫中山的兒子孫科簽名。
孫中山去世後,中國國民黨分裂成親蘇、親共的左派,與反共的右派。1925年,左派的重要領導人廖仲愷被暗殺。
1926年6月,蔣介石率領國民革命軍北伐。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突然在上海發動反共政變,解除勞工的武裝,逮捕、處死中共黨員和左派份子。這股肅清左派的風潮蔓延到廣東、浙江、江蘇、安徽各省。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國民黨分裂成主張國共合作的左派武漢政府,與主張反共的右派南京政府。
蔣介石想要繼承國民英雄孫中山的政治遺產,但是孫中山的未亡人宋慶齡卻反對蔣介石。這對蔣介石而言,是一大挫折。不過他很快就與宋慶齡的妹妹宋美齡結婚。蔣介石為了與孫中山攀上姻親關係,不惜與原配離婚,並且改信基督教。因此當時的人都說這是「政治結婚」。
1928年,張學良統治的東三省「易幟」(改掛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張學良被任命為「東北邊防軍司令」,並且加入國民黨。中國再度統一。
1928年7月,國民政府宣佈廢除不平等條約,並且行使關稅自主權。英國立刻將上海黃埔公園惡名昭彰的招牌「華人與狗不准入內!」撤走。
北伐的國民革命軍其實是軍閥混合軍。蔣介石的軍隊,嚴格說起來,也是一種軍閥軍。
1930年,蔣介石的中央軍100萬人,與馮玉祥、閻錫山聯合軍60萬人,爆發中國近代史上空前的「中原戰爭」。這場戰爭持續六個月,最後張學良率領東北軍,攻擊馮玉祥、閻錫山聯合軍,蔣介石的中央軍才獲得勝利。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8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