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貧困大國——美國(1)

貧困大國——美國(1
2007年的加州,馬利歐把最後一件行李搬到卡車上,妻子瑪莉亞站在貼著「扣押房屋」(Foreclosure)字條的大門前,表情茫然。
這個小鎮是全美國銀行扣押房屋最高比率。光是這個月就已經有30間房屋被銀行扣押。由於還不起次級抵押貸款(subprime loan),許多房屋都空無一人。這個小鎮現在好像變成鬼城。
次級抵押貸款是給社會信用度較低的下層階級的房貸。它的利息比一般房貸高出很多。最初的12年雖然利息很低,但是到了一個時間後,就突然增加到10%15%。幾乎所有的貸款者,都和馬利歐一樣,還不起貸款的利息,而不得不搬出家。
3年前某日,1位來自金融機構的男子,對馬利歐說,他是弱勢者的朋友,像馬利歐這樣低收入的移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屋。他又說︰「美國是一個能夠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國家!」這句話打動了馬利歐的心。馬利歐是個機械工,收入非常少,但是如果是次級抵押貸款,不需要向銀行提出收入證明,銀行立刻會給予50萬美元的貸款。
只是為了繳每月3100美元的利息,馬利歐和他的3個兒子必須不停工作,收入幾乎完全用在還利息上。生活變成為了繳利息而工作。如果繳的利息不夠,不夠的金額還會加到貸款本金裡。當馬利歐發現貸款金額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時,已經來不及了。
當美國的房地產熱潮開始走下坡時,業者鎖定的新目標是美國不斷增加的非法移民低收入者。像馬利歐這樣不懂英文的拉丁裔移民,聽不太懂業者的說明就簽約的情形很多。他們的利息比同樣收入的白人還高出3成至4成。
200716月,全美國有573400間房屋被銀行扣押,比2006年增加了58%。根據2005年的資料,全美國的黑人中,有55%使用次級抵押貸款,而在拉丁裔移民中,有46%使用次級抵押貸款。白人中,只有17%使用次級抵押貸款。
尼克森總統時採取重視福祉的政策,但是雷根總統時採取重視效率,以市場主義為原理的政策。其目的是要提高大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就對企業的規制鬆綁、降低法人稅、削減社會保障。結果造成勞工失業越來越多,貧富差距擴大,中產階級淪落為貧困層。美國國勢調查局對「貧困」的定義是年收入在2萬美元以下的四人家庭。那種家庭的兒童稱為「貧困兒童」。根據國勢調查局於2005年發表的資料,美國的貧困率為12.6%,而18以下的貧困兒童率為17.6%(約6人中有1人)。紐約市有190萬名兒童,其中的4分之1是貧困兒童。
紐約州公立學校裡的學生,有一半是肥胖兒。州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下令將原來免費提供給所有學生的可樂,改成含有維他命C的橘子汁。但是這個政策幾乎沒有效果。貧困兒童的低教育程度與肥胖度成正比。由於家裡貧窮,因此他們在家裡都吃既便宜又容易處理的垃圾食物、速食食物與油炸食物。2005年,康涅狄格州的議會決定撤除公立學校裡以及周邊的含糖清涼飲料與速食食物的自動販賣機。
美國許多公立學校所提供的營養早、午餐,大多是垃圾食物,如漢堡、比薩、炸雞、熱狗、乳酪通心粉……。營養早、午餐有2種,1種是完全免費,年收入在21853美元以下的5人家庭學生可以參加;另1種是打折扣,年收入在31099美元以下的5人家庭學生可以參加。2005年時,參加營養早、午餐的學生有30026000人,比2004年增加了381000人。越是貧窮家庭的學生,越會參加營養早、午餐,富裕家庭的學生,父母親會讓他們帶低卡路里且高營養的便當到學校。但是對貧窮家庭的父母親而言,營養早、午餐是一大恩典,即使學校為了削減成本,不得不提供垃圾食物,也總比讓孩子餓著肚子上課好。然而布希政權卻於2007年,削減65600萬美元的免費營養早、午餐援助預算,結果讓4萬名學生無法參加免費營養早、午餐。
學校的營養早、午餐,對一些速食連鎖店而言,是一大商機。如麥當勞和必勝客。美國的學校有29%與這些速食連鎖店簽有契約。
美國人不斷上升的肥胖率現在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根據「國際肥胖協會」估計,在2010年之前,美國兒童的半數以上將是肥胖兒。
肥胖不只是兒童的問題,也是成人的問題。根據調查,肥胖者佔州人口的比率,最高的是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西弗吉尼亞州,為30%2005年新奧爾良發生洪水時,美國人看到電視新聞畫面時,最吃驚的不是災區的悲慘狀況,而是災區的黑人有那麼多肥胖者。肥胖者越多的州,通常也越貧窮。密西西比州是全美國最貧窮的州,路易斯安那州是第4貧窮的州。路易斯安那州的居民有一半接受政府發的食物券。2006年,美國有26195449人接受政府發的食物券。接受食物券的人數從200年以來,增加了930萬人。路易斯安那州在2004年時,州人口當中有63.8%接受食物券。食物券是給沒有收入的4人家庭,每個月518美元,平均每人11美元40分。接受食物券的人大多家裡沒有廚房和烹調器具,因此當他們拿著食物券到超級市場時,就會盡量選擇不需要烹調器具,以及少量食物券就可以吃飽的食物。而且貧窮人大多沒有營養知識,為了活下去,自然選擇高卡路里的食物。他們最常選擇的食物是1美元50分的乳酪通心粉或是99分的minute rice(只要泡熱水1分鐘就可以吃的白米)或是1公斤1美元30分經過2個月也不會發霉的麵包。這些食物都加了很多人工甘味料和防腐劑,幾乎沒有營養。結果,貧窮地區就越來越多營養不良的肥胖兒與肥胖成人。健康狀態的惡化,造成醫療費的增加以及學童學力的低下,這又造成更加貧窮,形成惡性循環。
美國導演摩根史柏路克大膽地以自己的身體做實驗,連續30天只吃麥當勞的食物,拍攝電影「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結果,30天後,摩根史柏路克的體重增加了12公斤,體脂肪增加了10%,內臟機能明顯衰退。實驗途中,3位醫生趕緊勸他停止實驗。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資料,2005年美國有3510萬成人(佔全人口12%)和1240萬名兒童,曾經有「饑餓狀態」的經驗。「饑餓人口」的特徵是1.六成為母子家庭,2.有孩子家庭的饑餓人口是沒有孩子家庭的2倍,3.拉丁美洲裔和黑人很多,4.收入在貧困線以下。
住在紐約州哈萊姆區低收入者集中住宅的黑人摩妮卡,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讓她與2個孩子(17歲,19歲)不會餓死。摩妮卡已經離婚,她在大樓做清潔工,每月賺450美元,她每天都在煩惱如何用這微薄的薪水,支付房租、水電費和伙食費。光靠食物券根本無法餵飽她與2個孩子。因此她只好靠教會與民間慈善團體的幫助,常常去排隊領食物救濟。低收入者集中住宅的家庭,平均年收入為18000美元,像摩妮卡這樣的單親媽媽,平均房租為300美元。
紐約市內有345處低收入者集中住宅,住著175000戶家庭,42萬人。紐約市的人口為800萬人,因此每19人之中,就有1人住在低收入者集中住宅。其中多數是拉丁美洲裔移民與黑人。
摩妮卡說︰「去掉房租後,1天只能夠平均使用57美元,我整天都在想食物的事。」
(待續)
理州上  20133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