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反美主義(2)

反美主義(2
隨著美蘇冷戰,為了對抗蘇聯,美國對西方各國給予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並且為了拉攏新興獨立國,美國也給予他們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不過隨著這些援助,美國文化也滲透到世界各國。隨著美軍駐守在各國基地,可口可樂、漢堡、美國雜誌、美國電影也進入該國。有些國家對這個現象很不以為然,法國就有傳言︰「銅板放在可口可樂裡,結果被溶化了!」
尤其美國電影充滿色情與暴力,讓有識之士憂心忡忡。從1920年代開始,法國就嘗試限制美國電影的進口。
4個反美現象是美國內部的反美。美國在冷戰期間,以「反共」為理由,支援獨裁政權、干涉他國內政、介入越戰並且在越南殘殺民間人士、在伊拉克的阿不葛拉不監獄也拷問犯人,這些無視人權的行為,與美國揭櫫的自由、民主、人權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馳。美國內部認為這是美國的雙重標準。不只對外行動如此,美國以前也曾抹殺原住民,並且對黑人歧視。
5個反美型態是反對「美國制度」或「美國主義」。賓拉登於1996年對全世界的伊斯蘭同胞發出「對美國宣戰布告」中指責︰美國佔領耶路撒冷神聖的清真寺「黃金圓頂寺」,對伊拉克經濟制裁,造成60萬以上的兒童死亡,呼籲將以色列的傀儡——美國趕出中東。最後他還說︰「美國是人類史上最邪惡的文明!」證據是︰「美國允許酒類的製造、販賣和飲用,還允許麻藥。」「違反神與創造主的絕對權威,將宗教從政治分離。」
英國的文豪狄更斯(Dickens 18121870)於1842年花了半年造訪美國。他讚賞美國的社會福祉設施與工廠女工的良好生活環境。但是對稱為紳士的人,卻在議會裡、火車中、船上到處吐痰,感到非常厭惡。
外國開始意識到「美國主義」是在19世紀最後的10年。在這10年間,1898年,美國在「美西戰爭」中取得勝利,獲得菲律賓,美國帝國主義登上世界舞台。
而外國開始意識到美國是一個威脅,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在這場戰爭,透過戰時貸款與物質補給,自1916年,從債務國變成債權國。而1910年代至1920年代,美國興起的「福特主義」(Fordism)確定了美國的經濟優勢。「福特主義」是什麼?
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並不是美國發明,而是德國於19世紀末發明。當時每一輛汽車都是用手工打造,因此價格昂貴,只有富人買得起。美國一開始也是用手工打造,因此一輛汽車要數千美元。但是福特開發出生產機械化、生產互換性零件,從此福特便能夠大量生產汽車。美國的石油、鐵礦等資源豐富,但是勞工,尤其熟練勞工不足,而美國由於領土廣大,需要大量汽車。因此福特便開發出生產機械化,以節省勞力,並且讓未熟練勞工也可以參與生產。
就這樣,福特於1908年,開發出福特T型車。福特T型車用輸送帶生產,採用互換性零件,讓員工有高薪資,因此福特的生產性大增,得以生產出價格低廉的大眾車。在此之前,組裝一輛汽車要花6個小時以上,但是福特只要花93分鐘。福特T型車堅固,容易駕駛和修理,顏色一律黑色,車種只有一種,徹底規格化、低價格化。1908年,福特T型車開始推出市場時,價格為850美元。美國人的平均年收為600美元,因此這個價格並不便宜,但是其他車卻要2000美元左右。當年福特T型車賣了5986輛,5年後,1913年,福特T型車的價格下降到550美元,賣了182809輛,1916年,價格下降到360美元,賣了577036輛,到1920年為止,全世界的汽車有一半是福特T型車。1924年時,價格也下降到290美元。到1927年為止,總計賣了1500萬輛。
但是由於民眾越來越富裕,他們對只有黑色的福特T型車開始感覺厭膩。通用汽車(GM)為了對抗福特,便在設計上取勝,不斷更新GM的車種,讓汽車有高級感,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還推出「分期付款」制度。1927年,GM的市場佔有率終於超越福特。GM的販賣戰略是告訴消費者「Buy NowPay Later」。這個販賣戰略不久也普及到家具和家電產品,美國進入大量消費時代。這個由福特開始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制度,經過大恐慌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普及到全世界。
1968年法國「世界報」(Le Monde)外報部長裘利安著「美國帝國」,指出「美國的人口只佔全世界人口的6%,卻消費了大部分世界的資源。」美國消費了全世界銅的4分之1,礬土(鋁原料)的3分之1,鎳的40%,錫的41%……。「貪婪的消費大國——美國」的繁榮是依賴於貧窮國的天然資源。
經濟學者舒馬赫於1973年著《小的是美好的》small is beautiful),主張以人為中心的經濟學。舒馬赫嚴厲批判現代人對物質主義與科學技術的信仰。現代人對資源用完就丟,破壞自然,認為只要增加財富,一切問題迎刃而解,認為金錢萬能。舒馬赫警告這種大量消費文化。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舒馬赫主張「簡單樸素與非暴力」,認為文明的核心不在增加欲望,而在純化人性。舒馬赫主張佛教經濟學,也就是以適當規模的消費,讓自己的滿足極大化。他又指出在基督教漫長的傳統中,具有4個基本道德︰智慧、正義、勇氣與節制。這4個基本道德最能夠讓我們因應今日的困境。
美國的社會學者貝爾於1976年著的「資本主義文化的矛盾」中指出︰19世紀之前的資本主義具有清教徒的倫理觀︰禁欲、節制、勤勉與自我抑制。但是這個倫理觀被資本主義自己破壞了。也就是由於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登場,以及「分期付款」與「信用卡」的發明,以前認為「借錢是不好的行為」、「害怕欠人錢」的倫理觀,已經喪失了。從自我抑制的思想轉變成放任自己欲望的思想。現在的資本主義已經沒有倫理觀,只剩下快樂主義。美國主義不獎勵節制,而獎勵消費。美國社會認為「物質的豐盛便是道德的正確」。
1981年雷根就任美國總統。他為了解決當時美國的失業與通貨膨脹問題,便大幅減稅與大幅鬆綁規制,縮小政府的所得再分配機能,實施市場原理主義。這與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1925-)以及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1918-)的政策如出一轍。然而這個市場原理主義卻減少了政府的社會保障,並且擴大貧富差距。1990年代隨著全球化,開始有人批判市場原理主義。反全球化和反美國主義劃上等號。如果說全球化是人、東西、資訊、文化越過國境而移動與交流,那麼歷史可以說是全球化的過程。全球化從15世紀的大航海時代開始,尤其19世紀到20世紀,人類展開交通、通訊技術革命,大幅縮短時間與空間,異文化的接觸變頻繁。全球化可說是市場原理主義的世界化。在全球化下,企業為了尋求廉價的勞力與降低成本,紛紛將生產據點移到國外。先進國的未熟練與非技術性勞工,不是失業,就是薪資降低。熟練與技術性勞工則獲得高薪資,貧富差距擴大。市場原理主義讓贏家和輸家一清二楚。企業界要求減少法人稅與資本利得稅,結果社會保障的資金減少了。
反市場原理主義亦即反全球化,與「反美主義」同義。因為美國正是宣揚反市場原理主義的龍頭。美國的戰略就是透過全球化,讓全世界的生活方式劃一化、同質化,破壞各國的獨特性與傳統。因此全球化可以說是全世界的美國化。對那些沒有得到全球化恩惠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全球化只是西方帝國主義的最新版而已。
(待續)
理州上  20134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