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創造和平的人(1)

創造和平的人(1
   梭羅(1817-1862
梭羅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一個小鎮,他的父親是一位製作鉛筆的技匠,他的母親主張廢除奴隸制度。16歲時,梭羅進哈佛大學。大學畢業後,梭羅回故鄉擔任教師,但是只做了2星期,就不做了。因為學校要他體罰學生,他拒絕。
梭羅為了實踐自己簡樸生活的理想,1845年,在朋友的一塊土地上蓋房子,就在瓦爾登湖附近。房子長4.5公尺,寬3公尺。梭羅的一些朋友認為以梭羅哈佛大學畢業的學歷,應該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可是梭羅沒有這麼做,簡直浪費了他在哈佛大學受到的教育。但是梭羅認為那樣的好工作是人生的陷阱,那樣的好工作,整天忙碌,對提高人性沒有幫助,無法帶來真正的快樂。只不過為了賺更多的錢,來購買不需要的物質罷了。梭羅發現大多數人都過著絕望的生活,那是浪費時間、自然資源以及人的可能性。梭羅提出一個假設︰如果人能夠過簡樸的生活,他就可以擺脫這個人生的陷阱,享受更多的自由與快樂。28歲時,梭羅在瓦爾登湖附近實踐自己簡樸生活的理想。每天早晨他先在瓦爾登湖洗一個晨浴。他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到了下午,他便在森林散步至少4小時,他仔細觀察森林的一草一木。
可是有一天,梭羅到鎮上辦事情時,突然被警察逮捕,關入牢獄。因為他拒絕繳稅。理由是梭羅認為政府容許奴隸制度,而且還發動墨西哥戰爭。他無法忍耐自己繳的稅拿去買武器殺人。被關入牢獄,梭羅甘之如飴。友人艾默森去看他,問他︰「梭羅,你怎麼在這兒?」梭羅回答道︰「為什麼你不在這兒?」結果在沒有獲得梭羅的同意下,梭羅的母親和阿姨繳了保釋金,讓他得到釋放。梭羅在瓦爾登湖附近的實驗,經過22月又2日。他開始執筆將他的發現寫成書「湖濱散記」,建議讀者過簡樸的生活。梭羅還寫了一篇影響力很大的隨筆「一個市民的反抗」。這篇隨筆後來影響了甘地和金恩牧師等非暴力運動的領導人。梭羅在這篇隨筆中如此寫道︰「我認為我們應該先做一個人,遵從國家是其次。」梭羅在往後的6年繼續拒絕繳稅,繼續抗議奴隸制度與戰爭。梭羅並且還支助逃亡奴隸。一個冬天,梭羅患重感冒,並且引起支氣管炎,還變成肺結核。梭羅知道自己的死期近了,他安然接受這個命運,因為他對他的一生很滿足,他活得很有意義,他已經充分享受人生。1862年,在母親與妹妹的看顧下,在風信子的花香中,梭羅靜靜地離開人世,享年只有44歲。
梭羅的一句名言如下︰
我相信如果人們像我一樣過著簡樸的生活,偷竊和搶劫都會消失。偷竊和搶劫之所以發生,是因為這社會有人獲得自己所需要以上的物質,另一方面卻有人不足之故。
I am convinced,that if all men were to live as simply as I then did,thieving and robbery would be unknown.These take place only in communities where some have got more than is sufficient while others have not enough.
★甘地(1869-1948
甘地少年時很害羞,放學後,為了避免和別人說話,總是奔跑回家。13歲時,在雙親的安排下,甘地與另外一位13歲的少女結婚。倆人生了4個孩子。為了扶養家庭,甘地決定當一位律師。18歲時,甘地前往英國倫敦讀法律。在倫敦,他讀了梭羅的隨筆「一個市民的反抗」,深受感動。他也讀了「新約聖經」,其中記載耶穌基督告訴弟子,當對方打你的右臉時,便伸出左臉讓對方打。甘地對這個記載也深受感動。
取得法律學位後,甘地回印度開始當律師。可是他發現自己太內向,無法在法庭上辯論,便在南非的一家法律事務所獲得一個律師的工作。1893年,甘地抵達南非之後,遇到一件改變他一生的事。甘地坐在火車頭等車廂。但是甘地被認為是「有色人種」,因此白人警察命令他移往低級車廂。由於甘地買的是頭等車廂的車票,因此他拒絕換車廂。結果,白人警察將他丟到火車外。茫然若失的甘地整個晚上就待在月台。他想如何解決這種差別待遇。結論是以暴制暴絕不是聰明的辦法。因為「以眼還眼,只會讓全世界都失去眼睛!」他想到的辦法是以非暴力來進行抵抗運動。他和他的同志宣布︰「與其遵守侮辱性的法律,不如去坐牢。」甘地雖然因此數度被關進牢獄,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成為南非最高法院第一位「有色人種」的律師。
1914年,甘地回到印度。他發現印度人當時受到英國的統治者與自己人所壓抑。印度人透過種姓制度,彼此壓抑。最低級的種姓是「不可觸民」,他們一生必須從事卑微的工作。此外,英國的統治者還實際不合理的法律,壓迫印度人。甘地自己出身於比較高級的種姓,但是他覺得與其眼看「不可觸民」如此被壓抑,不如廢除印度教。他告訴印度人不要去參拜那些排斥「不可觸民」的寺廟。他並且設立「不可觸民」的寺廟與學校。
印度人的人口是英國人的4千倍,因此若採取暴力手段,應該可以將英國人趕出印度。可是甘地決定用非暴力抵抗來解放印度。
1919年,由於英國侵害印度人的自由,甘地便發動全國勞工大罷工。不料,英國的軍隊卻對和平集會開槍,殺害了400位印度人。
1930年,甘地進行有名的「鹽的行進」。英國禁止印度人製鹽、賣鹽。甘地便率領80位同志前往海岸製鹽,甘地一行人花24天走了322公里。沿途不斷有民眾加入行列,最後多達數十萬人。甘地在海岸掏起一把海鹽。由於違法,甘地自首去坐牢。但是不久就被釋放。1931年,甘地還與英國的印度總督簽署協定︰立即釋放所有的政治犯,住在海岸的印度人有權製造自己吃的鹽。
此後,在甘地鍥而不捨的努力下,1947年,印度終於獨立。然而印度卻分裂成印度教的印度與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2個國家。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發生暴動,造成超過50萬人死亡。甘地感覺自己的非暴力主張失敗,便實施絕食,並且宣布若暴動不停止,自己將絕食到餓死為止。這個消息傳出後,暴動在5天後就停止。
尊敬甘地的人都稱他為「聖雄」,但是甘地覺得他並不完美,因此一直拒絕這個稱呼。1948年,甘地正要前往作傍晚的祈禱時,3發子彈以近距離射中他。暗殺者是一位上層種姓階級的出身者。他不滿甘地支持伊斯蘭教徒。之後這位暗殺者被處死刑。甘地享年78歲。約有100萬人參加甘地的葬儀。當火葬的火開始燃燒,無數的人呼喊︰「甘地不滅!」
甘地的名言如下︰
我的一生就是我的訊息。
My life is my message.
(待續)
理州上  20136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