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儒教3千年4

民國初年,一般人對「共和制」不太了解。有些人還

以為皇帝可能臨時有事,所以暫時實施「共和制」,等

皇帝回來後,就要廢止「共和制」了

事實上,「共和」的由來是這樣周朝厲王是個暴君,

被人民趕走。國王不在期間,就由兩位大臣執政,直到

厲王在國外去世,兩位大臣便另立王子「靜」為王。國

王不在的期間 就稱為「共和」。這就是「共和」的由

來。所以「共和」的確有「暫時」的含意。

漢武帝的曾孫漢宣帝雖然是個賢能的帝王,卻不太偏好

儒教。宣帝的皇太子(後來成為漢元帝)則很心儀儒教。

皇太子經常勸父親宣帝,多以儒教的精神實施政治。

宣帝告訴兒子:「我們漢朝實施的是王道與霸道參雜的

政治。」

皇太子不滿刑罰過重,也請父親宣帝多任用儒者。宣帝

不禁嘆道:「將來亂我家者,為太子也!」

後來皇太子即位成為漢元帝,果然大肆任用儒者。但

也如父親所擔心的,將國家治理得亂七八糟。結果被

王莽篡奪了王位。漢元帝一昧實施王道,結果失敗。後

來歷代王朝,就以漢元帝為教訓,小心翼翼再也不敢

重蹈覆轍。但是漢元帝的失敗,與其說是儒教政治的失

敗,不如說是教條主義的失敗。無論是儒教,或是基督

教,或是馬克思主義,沒有一樣是因為教條主義而成功。

漢朝時,賜給匈奴的印章本來稱為「璽」,王莽把它改

名為「章」。「璽」是王的印章,「章」是諸侯的印章,

所以這是降級。而且王莽還將匈奴」改名為「降」。

這簡直是催促匈奴造反。對王莽而言儒教的精神是重

視序列。他這麼做完全是遵循儒教的精神。後來,王莽

察覺匈奴不喜歡「降」這個名稱,就改成「恭」。

論語」子路篇,子路問孔子:如果衛國君王讓老師去

實施政治老師會先做哪一件事孔子回答:「必也正

名乎。」

王莽或許認為自己做的正是孔子主張的「正名」。但是,

把「匈奴」改名為「降奴」,再 改名為「恭」。這

不是「正名」,這是侮辱對方,也是教條主義

「論語」公冶長篇如此寫道:子曰「道不行,乘桴浮

於海,從我者其由與?」「海」是指中國東方的海。日

本江戶時代的儒學者伊藤仁齋(1627-1705)認為日本

是一個很棒的地方,所以孔子對中國失望後,應該是想

到日本來伊藤仁齋真是太以日本自豪了伊藤仁齋的

競爭對手荻生徂徠1666-1728)說日本的確是一個很

棒的地方,但是不需要到「論語」中去找證據。顯然

荻生徂徠以日本自豪的程度,遠超過伊藤仁齋

「孟子」一書中有「舜為東夷人」這句話。舜是中國傳

說中的聖天子,這位聖天子居然是東夷人,可見當時對

東夷」並沒有歧視。

1832年,上海官員吳其泰在與英國商人的書信中,稱

英國商人為「夷商」。對方立即提出抗議:大英帝國不

是夷國,是普通的「外國」。吳其泰則說「夷」不是蔑

稱,與外國」同義。吳其泰還引用了「孟子」中有

「舜為東夷人」這句話,來證明「夷」不是蔑稱。

可是對方認識一位熟悉中國古典的英國傳教士,那位

傳教士引用了宋朝蘇東坡的文章:夷狄不應以中國之治

來治

這句話顯然將「夷」視為蔑稱。

歷史上通常都是征服者強迫被征服者改姓,但是北魏

孝文帝(在位471-499)時,採取漢化政策,廢除自己

鮮卑族的姓「拓跋」,改姓「元」。唐代詩人元稹

779-831)宣稱自己是北魏昭成皇帝的第10代子孫

金朝的大詩人元好問1190-1257)也在其墓銘上寫自

己是 拓跋氏出身北魏孝文帝同時「禁胡服」,必須

穿漢服。更徹底的漢化政策是「禁胡語」,必須說漢語。

孝文帝甚至獎勵鮮卑人與漢人通婚,要改變人種。

孝文帝即位前20年,450年,發生「國史事件」。

魏的太武帝命令漢人宰相崔浩(381-450)編篡「國

記」。崔浩就根據中國的 編篡歷史傳統----務必遵從

實錄。或許崔浩內心瞧不起鮮卑人,他寫鮮卑人的祖先

很野蠻。以300萬錢經費編篡的「國記」,就這樣刻在

石上,公諸於世。鮮卑人看了之後,都非常憤慨「國

記」內容。他們告訴太武帝崔浩侮辱鮮卑人的祖先

太武帝看了「國記」之後,也非常憤慨,逮捕崔浩,將

他關在囚車裡,然後叫數十位士兵朝崔浩身上撒尿,最

後將他處死刑。此外,負責編篡「國記」的人,包括僕

人,總共120人,誅殺其五族。

20年後,北魏孝文帝採取漢化政策。目的之一是想要

消弭民族間的仇恨,孝文帝的漢化政策可說是民族間

的大和解」。

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Andersson 1874-1960)於1920

年代聽到在甘肅發現石斧的消息時,興奮地喊:「發現

石器了!發現石器了!」在那之前,安特生還以為中國

沒有石器時代。石器時代的存在之所以那麼遲才被確認,

與中國人的文明史觀有關。中國人認為使用石器的是野

蠻人,中國人的祖先不是野蠻人。所以他們雖然很樂於

見到地下出土的青銅器,卻不屑一顧石器。

清末第一任駐英公使郭嵩燾1818-1891)回國後於

1879年出版「使西紀程」。在這本書裡,郭嵩燾寫道

「西洋立國自有本末。」這句話引起議論紛紛。因為當

時保守的儒者都認為西洋有「末」卻無「本」。所以

中國必須保存自己的「本」,引進西洋的「末」。然而

郭嵩燾卻認為西洋不但有「末」,而且也有「本」。

郭嵩燾在「使西紀程」中指出西洋之所以富強不僅因為

其科技優越,更在於其思想、文化、制度的優越

結果郭嵩燾被視為異端,遭到彈劾,「使西紀程」也

被列為禁書。郭嵩燾並不是放棄「中華至上」的思想,

他只是認為中國之外,也有其他「文明」罷了。

後來對洋務派 而言,「中體西用」、「道先器後」成

為一種護身符。沒有這個護身符,很難採用西方科技。

然而,中日甲午戰爭時,中國慘敗,這讓有識之士察覺

光是「中體西用」、「道先器後」還不夠。清朝固執於

「中體西用」,只採用西方科技「」,而日本引進

西方制度----立憲、議會政治、責任內閣,以及西方

文化、思想。在清朝,光是說「西洋立國自有本末。」

就被認為是危險思想,而遭到迫害。當然更不必提 立

憲等事了。

洋務派的「中體西用」說法證明不管用,於是「變法

派」因運而生。「變法派」主張向日本學習,引進西方

制度。但是1898年,變法運動失敗,譚嗣同等六位變

法志士被處斬首死刑。

變法運動失敗兩年後,義和團事件爆發,引來八國聯軍。

眼看中國快要滅亡,清朝不得以實行政治改革,也就是

「變法」。

1890年,有一位名叫「湯震」的人物,出版一本書

「危言」。 湯震的看法與郭嵩燾相近,只是說法比較

委婉。他認為由於西方的「器」太優越了,所以很接近

「道」。此外,湯震還認為西方的政教是基於「周禮」,

讓中國採用西方的政教有「正當性」。這本「危言」在

洋務轉換成變法的時候,提供了理論根據。辛亥革命時,

湯震被推薦為浙江都督,後來還擔任南京臨時政府的交

通總長。

儒教的悲劇在於被國教化儒教成為掌權者的有力工具

,排斥其他思想,儒教就沒有競爭者了。然而,沒有

競爭,就沒有進步。實行科舉制度之後儒教獨佔思想

的情形就越來越嚴重。就像獨裁政治遲早會垮台一樣,

思想獨裁也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現在儒教除了與其他

思想共存之外,沒有其他生存之道。

「論語」一開頭就寫道: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論語」強調學習的重要,但是當儒者心懷「中華至

上」的想法,而輕視周遭外國時,就違反了學習的精神

因為如果認為自己最優秀,就不會虛心求教了。學習的

精神包括明白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清末知識份子的悲劇是,當「中華至上」的想法被當頭

棒喝時,他們不但消失了自負心,連自信心也消失了。

(待續)


2016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