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讀書雜記(8)

讀書雜記(8) 結果Calonne的改革失敗,他於1787年遭到解職。 當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20歲的拉法耶特侯爵(La Fayette 1757-1834)組織義勇軍,不顧國王的禁令,掏自己的錢11萬2千法幣,購買船,渡海參加美國獨立戰爭。聰明的美國革命家知道拉法耶特侯爵是貴族,有宣傳價值,便讓他很快升任陸軍少將。拉法耶特侯爵也不負眾望,表現英勇,獲得美國人的敬佩,光榮地回到法國。拉法耶特侯爵回國後,在百科全書派與美國民主主義的影響下,想要讓法國也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在拉法耶特侯爵的努力爭取下,法國政府決定於1789年召開三部會。 法國越來越百花齊放,出現各種傳單。副司教西哀士(Sieyes1748-1830)寫的傳單「第三身分是什麼?」成為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教科書。西哀士出身於第三身分,他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在僧界升級,然而他卻眼看無能的貴族子弟獨佔司教與大司教的地位,享受豪奢的生活。他憤憤不平,因而寫出膾炙人口的傳單「第三身分是什麼?」 第三身分是什麼?西哀士自問自答︰「第三身分是一切!」為什麼?因為農業、工業、商業和自由業,所有行業的工作都由第三身分負擔。 西哀士又寫道︰「第三身分是強壯且健康的人,一隻手卻被綁死。如果除去特權階級的話,人民不但不會變得更小,反而會變得更大。第三身分是一切,卻被束縛、壓迫,如果除去特權階級的話,第三身分就自由了!」西哀士又寫道︰「特權階級是寄生蟲、假人民,第三身分卻是零!」西哀士主張在即將來臨的三部會上,第三身分應該設法將其變成「國民議會」。特權階級只有20萬人,第三身分卻有2600萬人,若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理,第三身分穩操勝算。 然而,三部會的過程卻讓第三身分非常失望。因為政府都在虛應故事,沒有誠意解決問題。 法國是中央集權的國家,巴黎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路易14世時的財政部長Colbert(1619-1683)在巴黎建設放射線狀的道路網,讓全法國的物質和精神能源都集中到巴黎。因此能控制巴黎,就能控制全法國。在美國,除了首都華盛頓之外,還有紐約、芝加哥、舊金山等重要都市。但是在法國,即使是現在,也沒有能夠與巴黎匹敵的都市。因此法國大革命自然以巴黎為中心展開。 巴士底獄是1487年建築的軍事要塞。路易14世的時候,將這個軍事要塞改成監獄,尤其關政治犯。 當巴黎民眾準備攻打巴士底獄時,巴士底獄只有32名瑞士傭兵與數十位傷殘軍人在守衛。巴黎民眾之所以準備攻打巴士底獄,是因為聽說巴士底獄藏有不少火藥。然而巴士底獄的火藥很少,囚犯也只有7人。 民眾要求要塞司令官投降,遭到拒絕。民眾便開始攻打巴士底獄,不久就攻陷巴士底獄。 這天,路易16世經過一天打獵,身體疲倦,很早就上床。一位貴族進入路易16世的房間,向他報告巴士底獄被民眾攻陷的消息。路易16世一邊揉著眼睛,一邊說︰「那不就是暴動嗎?」貴族回答︰「陛下,那是革命!」 由於攻陷巴士底獄,民眾完全控制市政,拉法耶特侯爵被任命為國民衛兵的司令官。拉法耶特侯爵把代表巴黎顏色的紅色與藍色,加上代表波旁王朝的白色,當作國民衛兵的帽章。之後,這三色就成為法國革命的象徵。 這時,王族們計劃讓路易16世逃亡,可是路易16世拒絕了,決定和議會和解。只有路易16世的弟弟和少數貴族選擇逃亡。 1791年,議會發表「人權宣言」。由於此時議會仍主張君主制,因此任何法案都必須獲得路易16世的同意。可是路易16世對議會決定要廢除封建制度的法令,以及「人權宣言」,都拒絕同意。 米拉波(Mirabeau 1749-1791)從1790年起,便一直與宮廷保持聯繫。聰明的Marat(1743-1793)知道這事,便在媒體「人民之友」上攻擊米拉波,但是民眾認為米拉波是革命的代言人,始終相信米拉波,繼續給予掌聲。當米拉波生重病時,民眾非常憂心。無數的民眾每天齊聚米拉波住家門口,一位青年說為了挽救米拉波,他願意奉獻自己的鮮血。米拉波去世後,他的葬儀有拉法耶特侯爵指揮的3萬人參加。並且有2萬名國民衛兵齊射禮砲,聲音之大,連附近教會的玻璃也被震碎。 然而1年後,當民眾襲擊杜伊勒利宮時,發現宮裡所藏的文件,有米拉波寫給宮廷的書信,民眾這才明白米拉波對人民的背叛。憤怒的民眾將米拉波的屍體從偉人祠挖出,丟棄到垃圾場。 米拉波去世後,仍有許多貴族計劃幫國王逃亡。1791年6月20日深夜,國王一家人乘著馬車逃亡。這輛馬車是為了這次逃亡特別製造,非常豪華,非常搶眼,而且馬車裡還載了很多葡萄酒。他們亡命時,還不忘記享受,還不忘記來一趟舒適的旅行。 但是馬車行經一個小鎮後,後面追兵趕上,帶頭人高喊︰「我以人民之名,命令你們停車!馬夫,你的乘客是國王!」小鎮的居民聽到聲音,都出來看是怎麼一回事。這下子,國王知道大勢已去。鎮長將這位可疑的乘客邀請到家中,國王這才表明自己的身分。 王妃瑪麗•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 1755-1793)向鎮長的妻子求情道︰「妳也有丈夫、孩子,可不可以……」 鎮長的妻子回答道︰「太太,妳以為我幫得上忙,但是就像妳會為妳的丈夫著想,我也會為我的丈夫著想,每個女人都會考慮自己的丈夫。」 隔天,國王一家人在巴黎民眾怒目環視之下,回到杜伊勒利宮。 經過幾世紀的統治,法國人民視波旁王朝的國王就好像自己的父親一樣,然而當他們發現國王居然想捨棄法國人民,亡命國外時,在精神上,他們已經與國王切斷一切關係。很明顯地,現在法國已經不需要國王! 奧地利皇帝向歐洲各國君主提議︰保護法國國王的自由與名譽,限制法國革命走向極端。戰爭似乎一觸即發。但是法國國王要求奧地利皇帝暫緩開戰,他仍舊希望與議會和解。事實上,許多議員也希望放國王一馬,免得激怒歐洲各國君主,引起戰爭。他們視國王為人質,只要國王還活著,法國就不會被侵入。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3年12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