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美國原住民(2)

美國原住民(2
華盛頓大學的人類學教授尼森說,1492年原住民的人口估計為700萬,1900年原住民的人口為25萬。減少率為97%
Jackson1767-1845)於1829年擔任美國總統,他於1830年制定「印第安強制移住法」,強迫住在密西西比河以東肥沃大地的原住民,移住到俄克拉荷馬州的「印第安領域」。茄羅奇族在這個強制移住的途中死了4分之1人口,4000人。庫里克族在15千人當中,死了3500人。而且聯邦政府分配給他們的是白人不要的土地。這些原住民所經歷的這次強制移住悲劇,被稱為「眼淚的旅路」。
1845年,新聞記者奧薩利邦在報上發表文章,提出「明白的命運」(manifest destiny)之概念。認為美國國內的殖民地化是一種文明化,是神賦予的使命。這是對侵略西部與殖民地主義的正當化,這種思想也投射在現在美國帝國主義式的外交政策上。
19世紀中期,以討伐原住民著稱的Sheridan將軍曾斷言︰「好的印第安人是死的印第安人!原住民必須死亡才能對美國有貢獻
當美國向西南部擴張領土時,一直奮勇抵抗到最後的是阿帕契族的戰士Geronimo1829-1909)。他50多歲時照的照片,半蹲、手拿著來福槍。這張照片是反權力和抵抗的象徵,直到現在,美國的住民運動或學生運動常常拿這張照片作為他們海報上的肖像。
1885年,美國投入5千士兵,討伐由40人組成的Geronimo部隊(其中還包括女性和孩童)。1886年,筋疲力竭的Geronimo終於投降。Geronimo在牢獄中信了基督教。之後,Geronimo1898年和1901年的博覽會中現身,成為觀眾觀看的「博覽會賣點」,每月得到45美元的報酬。1904年的密蘇里州博覽會,他又現身在會場中的開放小房間裡,製造弓和矢,賣給觀眾。簽名賣10分,照片則賣50分到2美元。1904年,75歲的Geronimo穿著西裝,坐在高級敞篷車上,手握方向盤拍照。Geronimo的表情一點也沒有戰士或抵抗的痕跡,一臉對現狀十分滿足的神情。這是「抵抗到最後的戰士」Geronimo年老的姿態。聯邦政府將Geronimo當作是同化教育的最佳示範。當羅斯福總統就任時,Geronimo也以「前原住民戰士」的身分,參加就任遊行。4年後,Geronimo便去世了。
許多美國史的著作都將Geronimo的投降視為原住民抵抗運動的結束。
聯邦政府於1887年施行的「一般土地分割法」,將部族共有的土地細分化,分割給個人(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目的是在減少部族共有的土地,並且讓原住民改變原來的生活形態,成為農民。另一方面,故意將原住民的土地周圍,安排非原住民的土地,破壞原住民的共同體。根據「一般土地分割法」,每個原住民的家庭分配到160英畝的土地,18歲以上的單身者分配到80英畝的土地,不滿18歲的單身者分配到40英畝的土地,在25年之內,禁止買賣或出租。分配完之後還有剩餘的土地,全部讓給白人,因此原住民的土地,便比先前減少。而且分配給原住民的土地,都是不適合農耕的貧瘠土地。經過25年之後,土地雖然可以買賣或出租,但土地也成為課稅的對象。有些原住民為了避免被課稅,將土地便宜賣給白人,約90萬原住民因此而失去土地。1881年,原住民所擁有的土地為15560萬英畝,9年後,1890年,成為1430萬英畝,到了1934年,減少成5220萬英畝。1881年到1934年,原住民喪失了超過1億英畝的土地1934年之後,土地繼續減少,最後部族政府所擁有的居留地總面積只有3430萬英畝。
1879年,美國陸軍所屬的卡萊爾寄宿學校於賓西法尼亞州成立。這所學校的教育理念是完全否定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與對印地安的認同。它的目的是讓原住民改信基督教,讓他們「文明化」,讓他們同化於美國社會。因此,原住民的文化與信仰被視為「野蠻」。
之後,一直到1909年,居留地外成立了25所,居留地內成立了157所寄宿學校,以及307所通學制學校。合計有超過10萬名原住民的學童在這些學校接受徹底的同化教育。
寄宿學校的另一個目的是削弱各部族之間的團結,降低原住民學童的部族意識。他們並且鼓勵異部族男女青年的交往與通婚,因為印地安局認為若增加混血的原住民,便可以逐漸消滅各部族的認同。
1927年,9歲的巴拉克曼被強迫送進印地安寄宿學校。他在寄宿學校待了11年,直到20歲。在寄宿學校的經驗,讓巴拉克曼一生留下身心創傷。寄宿學校以斯巴達教育的方式,讓原住民孩子美國化。巴拉克曼一入學,首先被剪掉象徵原住民的長髮,原住民的名字也被換成「印地安25號」。在學校若說母語,老師就會在他的嘴裡塞滿洗衣粉,讓他洗淨「說出惡魔語言的嘴」,並且不讓他漱口。
在學校,從早到晚都被灌輸基督教教義,以及白人文明的偉大處。老師若發現學生讀聖經以外的書,就會把他關進單人房間。學校教導男孩成為農夫,教導女孩成為白人家庭的傭人。除此之外,不會教導其他一技之長,也不會提升學生的教養。
巴拉克曼常被老師罵︰「野蠻的印地安人」,和其他學生一樣,幾乎每天都受到體罰。從順的學生被認為是「好的印地安人」,採取反抗態度的學生被認為是「壞的印地安人」。
即使到了80歲之後,巴拉克曼還常在午夜時做寄宿學校時代的惡夢,在驚叫聲中,被妻子叫醒。
由於徹底的英語教育之故,幾乎所有的原住民孩子在寄宿學校中都喪失了部族的語言。
在寄宿學校受到虐待的原住民孩子,大多一生活在精神創傷中。原住民社會的酗酒和自殺比率,遠超過全美國平均,原因便是在此。
1933年就任聯邦印地安局局長的Collier1884-1968)認為應該盡力保護正在喪失中的原住民文化。他於1934年推出「印地安再組織法」,廢除「一般土地分割法」,鼓勵各部族設立自治政府與部族憲法。
「印地安再組織法」有如下特點︰
1.加強部族政府的權限。
2.居留地的土地屬於部族所有,廢除個人分割。
3.支援部族的經濟開發。
4.增加印地安局中的原住民職員名額。
5.援助原住民的文化與傳統工藝的製作,以及援助原住民的語言傳承。
當時美國有266個部族,其中的3分之2189個部族同意接受「印地安再組織法」。
此外隨著「印地安再組織法」的制定,大多數的寄宿學校也被廢除。
但是當時原住民仍舊被禁止自由移動,原住民若被發現在居留地之外,軍警可以將其射殺。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大約有25千位男性原住民與500位女性原住民入伍。
(待續)
理州上  201210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